新御宅屋 > 历史 > 汉世祖 > 汉世祖 第377节
  这文人,狠起来的时候,比起武人的血腥杀戮,还要渗人,令人肌骨生寒。面对其疑惑,刘承祐淡淡一笑:“看来朕以严法治国,如今也算是深入人心了。
  开国之初,百废待兴,天下縻乱,江山不稳,人心不附,朕既是如履薄冰,小心治国,也需以严刑正法,匡补弊端,纠察错误。然而,今非昔比,南方诸国尚未平定,但天下归一,民心向安,乃是大势,不可更易。
  如此,也不可再长久保持国初之时的高压严酷,一味的严刑峻法,固然令人畏惧,但其弊端已初现,使人不自安。更可虑者,有将吏专行严苛,断事一律从严从重,只为献媚朝廷,完全背离朝廷立法之初衷。是故,在量刑判罚方面,尤其民事狱讼方面,朝廷当有所宽改,加强核验!”
  见扈载下意识地点着头,刘承祐继续道:“不过,对孙行友的处置,倒也并非源自‘宽刑’理念。如你所言,定州的问题,严肃对待,杀了孙行友也不为过。
  朕之所以选择息事宁人,一者,通过前后的调查以及孙行友的态度来看,他确实无反叛之意,只是一时昏聩,畏罪而慌不择路,所幸他及时悔悟,亡羊补牢,未为晚也。
  二者,孙行友在定州,行为或有偏差,但终究没有倚势弄权,枉法害人。
  三者,定州的事情,并未传扬开来,也未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既已控制,朕不欲将之扩大。
  四者,两年前孙方简病逝前,曾向朕上奏遗表,已言定州之事,请求将孙行友调离定州,只是朕当初没有答应罢了。有孙方简远识在前,今孙行友果犯其事,定州积弊,朕亦有其责任……”
  听刘承祐这一番解释,扈载不禁面露恍然,作揖道:“陛下虑事,令臣钦佩!”
  稍微考虑了一会儿,刘承祐道:“你再替朕拟一诏,敦促白重赞与李浣,整军安政,永宁军移驻飞狐,另外,以那药继能为永宁军副使!”
  “是!”扈载应道。
  “张德钧!”刘承祐又吩咐着:“去看看,皇后与贵妃、诸皇子有没准备好,可以出发了!”
  “是!”
  刘承祐今日的行程,是准备到山中走一遭,既做踏青游览,也为看看药山、药田,体察一番蒲阴的药监医政。说起来,刘承祐算是历代以来,最重视医政的君主了。以太医署为核心,围绕以军医、官医、民医,构造了一套医政制度与体系,虽不算完备,但可持续发展,并在逐步改善之中。
  发展到如今,最大的问题,仍是医政人员的不足,即便他致力于提高医者的待遇与地位,但愿意经营其道的,仍旧是少数人。大汉的人口基数在那里,即便加上政策引导,总体而言,投入在医疗事业上的资源仍旧不多。
  不过,到目前为止,在大汉官府医职在册的人员,已然突破了两千三百人,其中军医就占了三成,但对于一个万乘之国而言,也算不得什么。但是,受限于社会发展阶段,刘承祐已然是尽力。
  ……
  乾祐九年四月二十五日,御驾终于抵临真定府,到达此番北巡在河北道的终点。而在府城外,府尹、寿国公李少游已然率人做好了迎驾准备。
  “真定府尹臣李少游,率府下僚属,恭迎陛下!”驿道边,紫服玉冠、浑身充斥着上位者气息的李少游,恭敬迎拜。
  对于李少游的态度,显然迥异他人,都没做什么表面功夫,直接让他上銮驾叙话。
  御驾启动,缓缓驶向真定城,銮驾内,刘承祐笑吟吟地打量着李少游,轻笑道:“游哥,经年未见,可是让我想念啊!不错,有一府之君的气度了!”
  如今的李少游,身上已全然不见当年的轻浮浪荡,规矩严谨,极有威严。常年的高位经历,说一不二,显然是历练出来了。
  闻问,李少游也露出了点笑容,应道:“臣也十分想念陛下啊!这些年,陛下可还好?”
  “吃得好,睡得好!只是大汉情况,你也应该知道,该操劳的,躲是躲不了的!”刘承祐说。
  李少游微微感慨:“臣仅治真定一府之地,三十万之民,便感责任重大,劳神伤身。陛下身兼大汉之社稷,千秋之伟业,其负累,可想而知!”
  “看来这几年的典政经历,让你颇有心得啊!”刘承祐轻笑道。
  “唯有时时牢记陛下教诲,上不负君,下无愧民,略尽职守罢了!”李少游道。
  “你我之间,哪里还需这些客套话?”见李少游始终有些矜持的样子,刘承祐故作不悦,摆了摆手:“何故与朕如此生分?”
  见状,李少游这才松弛了些,笑道:“陛下威仪日重,臣当守其节,不敢侧目!”
  “哎!”见他始终略带矜持,刘承祐微微一叹,并不强求,君是君,臣是臣,李少游能有其认识,比较难得,也能将这番君臣情谊,保持得更久。
  “你快满三十岁了吧!”刘承祐说道。
  “陛下操劳诸般,竟还记得臣的年岁,感激涕零啊!”李少游应道。
  “岁月之流逝,实在令人感到无力。此番出巡走一遭,我亦感老之将至啊!”刘承祐说。
  李少游愕然,当即应道:“陛下富有春秋,鼎盛之年,何以言老?”
  伸手指了指头,刘承祐道:“朕这鬓间,已是华发早生,奈何不得啊!”
  李少游这才注意道,认真而关切地说:“陛下才二十七岁啊!你是过于操劳了,恳请陛下,为家国天下计,保重身体啊!”
  刘承祐说:“在其位,谋其政,不敢懈怠。不过,比起早年,近年来已经好多了,有像你这样的良臣贤才,治守天下,我这肩上的担子,可轻松不少!”
  “陛下谬赞了!”
  说着,刘承祐问李少游:“听说你膝下,又添丁口了?”
  提及此,李少游似乎有些不好意思:“两子两女!”
  “这你却是把我比过去了,我不如你啊!”刘承祐笑了。
  李少游说:“臣府中子女十余人,都快养不起了!”
  刘承祐神情显得很轻松:“你这是让我给你增加官俸爵禄啊!”
  “陛下说笑了……”
  第96章 李少游的新去向
  真定府,作为大汉河北,除了大名府之外,人口最多,财税最多的州府,常年来,属于供血输血的角色,在北面防线的构造上,起了极重的支持作用。也因为北面边军的缘故,使得真定府在军事上的重要性,更重于大名府。
  坚实的城墙,高大的阙楼,平整干净的街道,鳞次栉比的肆舍,如潮的行人,不绝的车马,来自各县镇及四方的商旅,进入真定城,微服而行,刘承祐看到的就是这等景象。
  望着满目的安定之景,刘承祐面带笑意,略作感慨:“我犹记得十年前,真定城的情景。那时还是天福十二年,国朝初立,我率军自栾城而来,起义方休。阖城士民,饱受荼毒,财产括尽,民有菜色,人心离散,惶惶不安。整座城池,被混乱与动荡所包围,废了不小的心力,方才有所恢复!”
  说着,刘承祐偏头对跟在身边的李少游道:“治政如何,观城池气象,百姓面貌,便可知晓!市井百态,民生气象,是做不得假的!”
  这话,算是对李少游政绩的认可与夸奖了。而听其言,李少游却一种坦诚的态度,回道:“不瞒陛下,臣在真定,着实没有做什么事,一切按照朝廷制度与政策来,再沿袭李公(李谷)之政。到任之时,上下已然归治,不过享受前任遗泽,实无什么值得称赞的政绩了!”
  “你这可就谦虚了!”刘承祐轻轻地摇摇头:“能维护治安,稳定秩序,使士民百姓有一个安定舒适的环境,若不悉心善察,岂能做到这些?
  我可听说了,每年春耕、夏种、秋收,都是你最忙碌的时候,往下属州县也跑得勤,已经做了事情,有什么成绩,于百姓有口碑,于朝廷有记录。政绩功劳,不必避及,难道我还会责你向我请功吗?”
  “陛下这般说,倒显得臣矫情了!”李少游嘿嘿一笑。
  “这些年,真定府为供应北军,做出了卓越贡献,粮秣之所产,财税之所出,可谓丰足!”刘承祐说道。
  “还仰赖陛下的恩泽,使真定府,少受灾害,水旱不侵,乃有此安!”李少游又将功劳分给皇帝。如今的李少游,就给刘承祐一个明显的感觉,谦虚厚重。
  提起灾害,刘承祐表情稍微凝了下,道:“路过沧州的时候,我察问过,同为北方大府重州,那里是年年灾害,尤其是水患,泛滥尤甚!”
  “这些年,河北大灾小灾不断,相较之下,真定府有陛下的庇佑,可称风调雨顺,生民多受其泽啊!”李少游说。
  听其言,刘承祐当即笑出了声:“你这话,可不准确,大汉上百州府,难道受朕庇佑的,只有你真定府吗?”
  “陛下说的是!臣失言了!”李少游恍然,立刻做出一副请罪的表现。
  见状,刘承祐不由有些无语,拍了拍他肩膀,抱怨道:“你真的是变了,变得无趣了,一点玩笑都开不起了!”
  “不管怎么说,作为一府之长官,你在真定做得不错,朕很满意!”刘承祐认真地说。
  “陛下如此盛赞于臣,臣实不敢当,难以承受!”李少游应道。
  对其反应,刘承祐都有些无奈了,摆了摆手,说:“罢了,不谈这些了。自乾祐五年至今,你就任真定府,已经快四年了,朕此番北巡,查察州府,赏功罚罪,有心给你换个职位,也想听听你的想法,你属意何处,是随朕还朝,还是历任地方?”
  闻言,李少游脸上没有露出明显的变化,想了想,拱手说:“臣愿听陛下调配,陛下让臣到何处,臣就到何处?”
  “你啊!”刘承祐认真地打量了他两眼,说:“朕给你两个选择,一时回朝就任开封府,二是到关中任布政使!”
  “臣听闻,李公到任开封府,不过才半载啊!”李少游有些意外。
  “朕也不瞒你,相信你也能猜到。朕将李谷调任开封府,既是让他补景范之任,也是为他拜相做准备!怎么样,你接任开封府,李谷入政事堂,考虑考虑?”刘承祐笑吟吟地看着李少游。
  李少游还真的认真地想了想,应道:“臣还是去关中吧!”
  对其考虑,刘承祐也不作深究,说:“既如此,那就这么定了!扈公(关中布政使扈彦珂)已年逾古稀,终究年老,关中多事,政情复杂,朕也不忍他继续为国操劳负重,你接替他,也合适!”
  “朕在真定待两日,你就随朕西赴北京设祭,顺便走一趟两京。太后,对你这侄儿,也是十分想念的!”
  “是!”李少游应命,顿了下,关心道:“不知姑母,身体如何?”
  “去岁病了一场,不过经诊治,已然好转。太后身体若不虞,朕也不好放心出巡远游啊!”刘承祐说。
  李少游松了一口气,嘴里默念了句,似乎在感谢三清道祖的保佑。
  游城结束,回府衙途中,端坐在车驾内,倾听着街谈巷语,市井喧嚣,刘承祐脑中回忆起此番与李少游的交流,心中难免生出几分怅惘之情。
  他若有个朋友,必属李少游无疑。即便在早年,他“自闭”的那段时间,李少游也是他最信任的兄弟与爪牙,在他未定太子之位前,便秘密为他奔走筹谋,坚定地站在他这边。
  刘知远驾崩,继位前的些许动荡,也是他倾心保证,引导着李洪信,为他保驾护航,平衡史弘肇。后来,武德司的建立与发展,监察内外,河东的操盘……
  一桩桩,一件件,李少游功劳在脑中闪现。
  早年的时候,李少游在他面前,可是放得很开的,甚至能主动和他谈声色犬马,讲女人之妙。但不知什么时候起,二者之间,慢慢地生疏了,李少游在他面前,规矩恭顺,低调韬晦,及至如今,连说些心里话,都是小心翼翼,得体应对。
  这种变化,以刘承祐的心性,实则是看得开的,也乐见之。但人嘛,总是复杂的动物,总有感情纠结的时候,他刘承祐也不例外,虽则孤家寡人的命,时而也会渴望,有个倾心相知的朋友。
  思虑了一阵,刘承祐晃了晃脑袋,眼神再度恢复了清明,心头些许无谓的感伤,似乎已被完全摒弃了。只是,那道随着车驾行进微微晃动身影,越显孤寂了。
  不过,作为皇帝,刘承祐身边可不会缺少陪伴的人,尤其是女人。在真定府衙中,享受到了十分的热情,而这热情,来源于提前到真定候驾的郭宁妃。
  暮色降临,月朗星稀,经过一番激烈而畅快的翻云覆雨,刘承祐的身体,越显得疲惫了,身心俱疲。
  轻纱薄被之间,暗香浮动,感受着细腻的肌肤,结实的臀股,刘承祐越发感觉,情欲于他,渐无趣味了。
  “你们到真定多久了?”刘承祐轻声发问。
  郭娘子香汗淋漓的,几缕秀发粘在额头,颊间残留着娇艳的红润,伏在刘承祐胸膛,应道:“有七日了!”
  “怎么不在尧山多陪妇翁几日?”刘承祐说。
  “不敢误了时日,与官家错过,爹爹也让我早些北上候驾!”郭娘子应道。
  “妇翁永远是这般识大体,尽臣节啊!”刘承祐夸了一句:“他身体如何?”
  “精神矍铄,身体康健,爹爹在乡里生活,十分惬意,平日里教导郭仪,或放马山野,或射猎深林,或读书,或弈棋,或垂钓,或行舟,或呼三朋四友,纵情流觞……”郭宁答道。
  “如此逍遥自在,令人羡慕啊!”刘承祐语气中满是艳羡之意,说:“我听说,官府给妇翁修建的府邸,他拒绝入住,反而拿来作书塾?”
  郭宁解释道:“爹爹以为,官府所修之宅逾制,豪华壮丽,非他所能享受。是故,用以作教学之所,既哺育乡人,也为朝廷培养一些人才……”
  听其言,刘承祐不得不暗叹,郭威,真国士!这是要让自己,心怀歉意啊!
  第97章 再临井陉
  自真定渡滹沱河向西,越七十里,便至井陉。作为太行八陉之一,从古至今,井陉的名气还是很高的,白重赞调任滑州之前,便在此镇守了几年。
  当年,晋帝石崇贵被契丹北虏蒙尘,高祖刘知远也曾率军,打着勤王济难的旗号,欲东出太行救驾,所选取的路线,也是井陉(土门)。当时,与辽军还在井陉打了一场胜仗,结果嘛,至井陉而返,回到太原后不久,就在执行导演刘承祐等人的策划下,黄袍加身。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