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皇太后仰了仰头,的确是年纪大了。
  她还记得自己年轻的时候遇上刁难和危机,只会咬着牙,让自己做得更好,好到没人敢质疑。
  现在却只是想到往事就眼眶发胀,差点在小孩子面前落泪。
  太皇太后想起了静王,很小的时候就被自己看重的孙子,后来顺理成章地被委以储君的重任。
  但后面却没能继续顺利下去,太子成为了废太子,被封了静王离宫。
  秦赋是太皇太后重视的继承人。
  在秦赋十九岁之前,太皇太后事事上心,全力要培养出一个能顶起担子的太子,君子六艺、治国理政。太后用极高的标准要求秦赋,秦赋也的确卓越出众。
  太皇太后很满意,也更仔细,衣食住行都是太皇太后亲自经手的。
  但秦赋十九岁那年多有风波,连生死未卜时太后也没能抽时间去看他。
  她当时很忙,但不去见生病的秦赋的确是她的情绪在作祟。
  在秦赋离宫之后过了很久,太后终于找到机会见了秦赋一面。
  那竟然就是最后一面。
  十九岁之前的秦赋,太后再熟悉不过。十九岁之后,太后对他的记忆突然就苍白起来。
  寥寥数面,再听闻就是离世的消息。
  “哀家许久没记起静王了,的确是有些想念。”
  想起那个惊才艳艳的太子,也念着缠绵病榻的静王。
  太皇太后说话既缓、又慢。
  公主等了许久才听到这句回答,她也不能分辨皇祖母的语气到底是怀念还是难过。
  皇帝这时来到了寿康宫,他已经登基好几年了,虽然不至于再来请教问题,但仍然会来请安问好。
  皇帝问安后,看见了挨在一起的太皇太后和公主,迟疑问道:
  “我是不是打扰到皇祖母和皇妹了?”
  公主回了他的话:“没有没有。”
  “皇祖母突然想起了静王,我也听说过静王兄。”
  “原是如此。”
  皇帝没打算继续讨论这个话题,但脑海中还是不受控制地想起了这位皇兄。
  他对这位皇兄的印象很难不深刻啊。
  皇帝第一次见到秦赋的时候是他八九岁时,那是照常的一场皇家宴会。
  秦赋那时已经是宴会的常客,更是宴会的中心。
  当时的皇帝只是皇子中的一个,他还是第一次参加这种宴会,大人们都穿得很好看,互相说着话。
  但秦赋在先皇左边第一个位置坐着,比所有人都好看。
  八九岁的皇子总觉得自己一直在仰望他,不仅是因为这位太子哥哥坐得高,更是一种小孩子的感受。
  只要秦赋说话,那些比他还大的大人就会笑着回答,有的人笑着都没有回答的资格。
  八九岁的皇子当时也只能远远地看。
  后来他大了一些,有了上前和先皇请安的机会。
  皇子从来没有那么认真过,他发挥出自己最好的表现。
  但秦赋没有注意到他,对,没有。
  年轻的太子态度温和,又漫不经心,面对上前请安的皇子只是扫了一眼。
  再后来,皇帝被太后带到宫中。他听说太子被废,和他一同进宫的皇子皇孙都是为了空悬的储君之位。
  他胜过了所有人,只有他留在了宫里。
  即使没有明说,但谁都明白,他没有出宫建府是因为他会住进东宫。
  他又在宫道离遇见了秦赋。
  他是还没被定下的太子,秦赋是静王,一时之间竟也不好问礼。
  秦赋还是漫不经心,向他颔了颔首就离开了。
  仍然风姿卓越,可已经是盛夏,秦赋却脸色苍白,冷冷的和炎炎夏日隔绝出两个天地来。
  也让当时心头澎湃的皇帝冷静下来。
  他能被选出来自然是有自己的过人之处的。
  但即使面上一派谦虚,没有一点要成为储君的傲气。
  可在心里,他实在是很难不感到自得,他当时也才十五岁。
  然后就遇到了秦赋,秦赋十五岁的时候早就是众人仰望的太子了。
  他后来再也没有洋洋得意过,变得更加勤奋,慢慢地所有人都开始称赞他,当皇帝后更甚。
  但皇帝在这时总是想起秦赋,他想,这些人是没接触过秦赋,不然也不会说他天资聪颖。
  神思一晃而过,皇帝正了正神,说起自己来的目的。
  “此事本不该我来操心,只是状元几次试探我的口风,所以才来问问皇妹的想法。”
  落落大方地公主也羞涩起来。
  半年前的科举,这位被皇帝钦点为状元,在谢师宴后对公主一见钟情。之后就开始了自己的娶妻大计。
  但太皇太后想着公主还小,终生大事要多考虑考虑,就先按下不表。
  现在看这位状元倒是诚心,太皇太后也不想耽误了公主,如果喜欢,可以先订婚。
  于是问道:“宁儿,你是怎么想的,这种事要好好看看的。”
  “皇祖母——”
  太皇太后摸了摸公主的脸,看着她。
  公主鼓起勇气,她原本也不是拘谨的性子。
  “皇祖母,我……我就是觉得,我们好像似曾相识……”
  太皇太后笑道:“原来我们的小公主早就到了怀春的年纪。”
  太皇太后转向和皇帝说话:“既然如此,你就去通知那位状元,让他家准备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