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赏和调令的诏书下发到各州,众人对席荣的只手遮天认识更深刻了。
看看这些封赏和调令,不是姓席的,就是姓席的附庸。
好在席荣尚有理智,没染指徐州,徐州还是一片“无席净土”。
更敏锐一些的看到这些升迁调令,再对比舆图,发现宋国的北方已经完全被席氏掌握了,恐怕席荣所图不小。
但也有人对这个说法嗤之以鼻,席荣都多少岁了,他就算所图不小,可他还有几年,总不能一直到死都不致仕吧。
就算他想,等他看到走不动路了,他还能让朝堂都听他的?
席荣是厉害,可惜,他的儿孙都达不到他的程度,将来的天下属于谁还不一定呢。
也有另外的声音说:你忘了,他那个准孙媳。
那……不过一介女流,成了婚就该在家操持家务生儿育女,还能像现在这样打打杀杀不成。有人就是犟嘴。
这话你自己信吗?
娘的,不要拆穿啊!
五皇子府里,闻敬听着幕僚们分析席荣的野心,听他们一再说起“席骆联姻”这几个字,思绪不免有些走远。
闻敬曾经也想过要娶骆乔,他被骆乔几次救过性命,没有人比他更了解骆乔有多强大。
有这么一个强大的人相助,他不仅争位更有把握,登基之后对朝堂的掌控也不会像前几任皇帝那样被臣子架空。
别人惧怕骆乔的强大,他闻敬却羡慕也十分需要这份强大。
其实,除了对权力的渴望,闻敬对骆乔也有几分情思,那么特别的女子又有谁会不喜欢呢。
可他深思熟虑过后,把心底的情思彻底斩断,也打消了娶骆乔这个念头。
骆乔,不是他想不想娶,而是他能不能娶。
他的处境很糟糕,去跟皇帝求娶骆乔,无异于将自己推到刀尖之前。
别人不说,闻燮是第一个想要杀了他的。
闻燮虽然在朝堂上是个摆设,但要干掉一个皇子还是容易的。
之后,他死了恐怕也就死了,没有人会为他说一句公道话。
就像现在,他回到建康也有两年多了,军功也不小,依旧是个皇子,没有任何爵位。
但没关系,他不需要闻燮给的爵位,他只需要闻燮的皇位。
两年时间,足够他在朝堂上经营出自己的势力,宗室也有半数人站队了他。
而且,他终于得到了骆乔暗中的支持。
他对皇位势在必得。
“这个何文斌以前不显山不露水的,突然就从兵部侍郎迁为徐州都督,我记得他还在朝堂上找过骆将军的麻烦,之前弹劾骆将军和骆都督的也有他,那他应该不是席党。”
幕僚的话把闻敬的思绪拉了回来,见他们要想法子去拉拢何文斌,闻敬出言制止了。
“先别动徐州,太惹眼了。”
靖德太子不就是动了徐州后才发疯逼宫的。
幕僚们觉得有些可惜。
徐州刺史黄进被施象观牵连,正四处找人帮忙,朝廷这时候派了个都督领兵者过去,黄进的兵权是被撸了,能保住刺史职就是最好的结果了。
丢了兵权,又来个制衡他的新人,黄进肯定要搞事。
何文斌在徐州人生地不熟,又是掌兵权的都督,为了站稳脚跟定然需要帮手,且还不能少了。
他们不去拉拢何文斌,南康王肯定会去拉拢。
第263章
南康王比五皇子的幕僚们以为的要沉得住气得多, 不仅对新晋徐州都督何文斌毫无动作,对徐州刺史黄进的示好试探亦毫不心动,每日按时上朝点卯, 下值就回到府中闭门不出, 一副要与世隔绝的姿态。
朝臣们将两个皇子的表现看在眼里。
两个皇子沉得住气,建康的大小官吏静观其变, 但黄进不行。
徐州一直都是州刺史领兵, 从武帝朝开始就是这样, 武帝如此做就是要确保徐州的军队为皇室所用,不被任何人掣肘。
如今朝廷在徐州另外安排一个都督领兵,夺了他黄进手里的兵权, 明面上是因为施象观战事失利, 暗地里那些门阀打的什么算盘,黄进再清楚不过了。
那个何文斌, 黄进派人去打听过了,士族出身, 但跟席、柳、谢这些门阀毫不沾边,为人耿直,说话不中听, 一张嘴到处得罪人, 还得罪过骆乔被她直接在式乾殿里报复摔得鼻血直流。
这样一个人安排进徐州, 符合皇室利益,皇帝不会激烈反对,门阀想要分散徐州权力的目的也算达到了。
按照道理来说, 黄进应该与何文斌通力合作, 为皇家守好徐州。
但是!
人享受了权力和它带来的诸多好处,又怎么可能甘心放手, 哪怕只分出去一点点都是要他的命!
黄进已经无法阻止何文斌去徐州,但叫他分权给何文斌是万万不行的。
他派人在建康四处走动疏通关系,目的是为了把徐州军的兵符握在自己手里,何文斌若是问他要兵符双方起了冲突,还请各位站在他这边说话。
黄进认为既然何文斌在建康的人缘不好,那么他礼送丰厚一些,此事不说轻而易举,想来也不是很困难才对。
现实却让他失望了,建康就没几个人接他的茬。
徐州内部争权,他们在建康只要看着就好,完全没必要掺和进去,无论是黄进赢还是何文斌赢,徐州又落不到他们手里。
黄进气得不行,又拿建康那些人毫无办法。
这时,有人给黄进出了一个主意。
“两虎相争,必有一伤,既然这样,使君何不再引一头虎进来。”
“我疯了?”黄进就想把人赶出去,真是,还嫌他不够焦头烂额是吧。
那人赶忙说:“使君,您想想,那‘虎’是您请来的,届时无论是三方制衡还是两虎联手,使君您都不会落于下风。”
黄进仔细思索,觉得有些道理,可是:“哪里有‘虎’可以为我所用?”
“使君,您想想,咱们徐州的州治所是哪里,是彭城郡哇。”
“你是说……”
那人用力点头:“对对对。”
彭城郡是彭城王的封邑,倘若彭城王去国就藩,不说徐州,至少这彭城郡里大大小小的军政农桑课税之务都要请示他。
“现在的彭城王不过总角小儿,那能顶什么用!”黄进嗤声。
“就是总角小儿才好控制啊,”献策之人偷偷翻了个白眼,耐着性子解释:“彭城王年纪小,政务上不就只能听您这位刺史的,那老王妃一个妇道人家什么也不懂,就算她对您指手画脚,您还能没办法把她怼回内宅么。还有,那老王妃的堂妹是谁,骆高羽啊,何文斌得罪过她,您忘了。”
黄进一拍大腿,恍然大悟:“对啊,我怎么忘了这茬了。”
一个黄口小儿还不是随便他糊弄,借彭城王之手来对付何文斌,想必彭城王背后的骆将军绝不会坐视外甥被欺负的。
朝廷现还在争论彭城王要不要幼年就藩,他干脆来加把火。
不,不能太显眼让何文斌有了防备,那就多加几把火。
黄进说干就干,联络了不少人,从五皇子派系的人入手,让他们上奏在京藩王都该去国就藩。
如果在京藩王都去国就藩的话,首当其冲的就是南康王闻震和被圈禁起来的东海王闻旭,倒是依旧是个皇子的闻敬可以留在建康。
“黄进的人主动找上你说的?”闻敬听完幕僚所言,确认地问了一句。
幕僚点头称是。
所有在京藩王去国就藩,那彭城王也会就藩。
彭城王就藩之事甫一在朝堂上提出来,闻敬可没记错,黄进是反对最激烈的人之一。
这会儿又态度大变,很显然是因为马上要赴任的徐州都督何文斌。
既然自己不能独掌徐州,那就干脆权力三分,互相制衡。
闻敬想,如果换做是自己,恐怕也是当下最优的选择。
“你们怎么看?”闻敬问幕僚们。
“徐州如何,咱们也管不到,但是真能让南康王就藩,咱们就赚大了。”
“哪怕不能让南康王就藩,也能让他乱了阵脚,咱们可以趁虚而入。”
“说不得还能借此让您封王。”
五皇子始终不得封王,这点儿很让人介意,活似五皇子派系比南康王派系的低一等一样。
跟随闻敬的人里有不少是激进的投机分子,以闻敬这等先天不利的开局条件,但凡求稳的一般不会选他,因此在还没有彻底商定之时,就有人迫不及待地上疏要求所有在京藩王就藩。
式乾殿上,闻敬听着礼部郎中洋洋洒洒引经据典,简直想一脚把他踹出殿外。
偏偏,面对闻震的一句“五弟好心计”的嘲讽,他还得面带微笑,不痛不痒地回一句“礼法自古如此”。
闻敬计划是想引着老四的外家来做这个出头鸟。
老四被圈禁了几年,他的母妃也在后宫中艰难度日,能就藩对老四来说是再好不过,除了自己可以挣脱囹圄,他还可以请求皇帝让他把母妃接去封邑奉养。
由他的外家提出来,别人只会以为李家人心疼他们母子俩。
挺好的一个计划,就被礼部郎中蠢里蠢气给破坏了,难怪这个蠢货这么多年总在第六品上打转。
自己当初怎么就把这么个蠢货收到手底下了?
闻敬下了决心,要把自己手底下的拥趸清理一遍,虽然人手紧缺但也不能什么垃圾都收。
朝堂本就在争论彭城王究竟要不要就藩,礼部郎中的上疏把这个争论推向了一个不可控的境地。
南康王一系的人自然是不同意这个离谱上疏的,皇帝统共就三个皇子,其中一个还等同于废了,南康王就藩,岂不是把建康京大好的江山让给了五皇子。
有的人突发奇想:五皇子至今还没个爵位,不会是故意的吧?
这个想法一旦产生就再也克制不住在脑中滋长,看御座上的皇帝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说不定皇帝就是故意用这种障眼法,前头的靖德太子不就是如此么,皇帝明着十分宠爱庄王,实际上所作所为都是在为靖德太子铺路历练他。
这就是皇帝的不同寻常的父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