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思嘉和孙继东在阳春三月的时候安上了空调,但等到使用已经是夏天的事情了。
  这一年的夏天和这几年的夏天完美保持了一致...也就是说特别热!
  晚上还好,挺凉快的,白天就不行了。太阳光很强烈,炙烤着大地,就像是要把大地晒化了一样。毛思嘉觉得这样已经越来越接近她对北京几十年后的印象了,相比起祖国大地上那些赫赫有名的‘火炉’,地处祖国偏北方的首都是不能相比的,但也不负曾经的舒适。
  不过这也没什么奇怪的,北京的夏天向来如此,说不热那是相对于南方城市来说的。真要对比,夏天肯定还是热,同时也需要空调——如果不是这样,□□十年代也不会有那么多人安空调了,要知道那个时候空调还是很大的负担,比其他电器还大的那种。
  而往古代说,真不热的话,生活在四九城里的皇上们又何必去热河避暑呢?
  今年的夏天因为有空调的关系,毛思嘉对‘夏天’都没有那样强烈的感觉了...夏天啊还是热的,但是她经常是从早到晚呆在家里,偶尔出门一趟也会挑清晨和傍晚。时间久了,确实会感觉迟钝。
  就像是几十年后的人,对夏天越来越热这件事更多是从新闻上感知,最多一个夏天有那么一两次不得不经受户外高温(又或者很惨遇到了停电),由此晓得了夏天的威力。至于说夏天炎热带来的那股子‘煎熬’,那是没有感觉的。
  时间长了,只知道每年夏天都很热,经常就突破高温纪录,然而具体怎样是没有切身体会的。
  “汽水...汽水多拿一点儿...不然你先把这些东西带回去,然后再过来一趟吧。”毛思嘉和孙继东对照着早就列好的单子买东西,看着这会儿已经不少的各种‘补给品’,毛思嘉和孙继东打着商量。
  最近毛思嘉和孙继东经常是呆在家里度夏,孙继东还时不时出门倒腾古董旧东西,毛思嘉是真的宅在家里都不出去的!至少白天不出去,只是傍晚的时候去孙继东家,再不然自己家里吃晚饭。
  现在他们放暑假了,有的是时间,轮流去两家父母那里吃晚饭,一个是省事了,另一个也算是孝敬父母了——其实父母的期盼就是这么简单。
  不过偶尔他们也会趁着清晨出门进行采购,毕竟宅在家里就得准备充分。
  副食本和各种票券分配的每个月的各种物资肯定是要买的,这些很多时候也要看运气,因为紧俏的东西不是时时都有的,得自己特别注意等...不过基本的一些供应,像是粮油什么的那肯定是随时去买都买得到。
  而不算这些,宅在家里最需要补充的果然还是一些零食水果什么...按照时下的观点,水果大概也属于零食吧。
  又划掉了单子上面的一项,毛思嘉让孙继东先回去一趟:“刚买的西瓜都弄回去,还有北冰洋汽水、卫生纸...”
  “先把西瓜弄回去,洗了切了,等到回家的时候差不多就能吃到冰西瓜了。”
  东西很多,幸亏本来就是预备着采购的,所以自行车侧面挂了篓子。
  孙继东再来拉东西的时候就是各种乱七八糟的零食点心、冰棍儿、花露水蚊香零碎什么的了,毛思嘉还买了好多挂面:“刚刚看到了,家里好像也不多了。回头把肉票都给爸妈,让爸妈帮忙看着什么时候有肉买,无论什么肉都好,到时候做成卤,汆面条吃最好!”
  最近毛思嘉和孙继东图方便,在家吃早中两顿,另一顿就去两边爸妈那儿轮流吃。早中两顿常常是怎么省事儿怎么来,造饭有的时候是自己煮个绿豆粥,喜欢甜口就加糖,喜欢咸口就放咸菜。毛思嘉是不会做咸菜的,孙继东有心向毛妈学学,毛妈白眼一翻,回头就给了小两口一大坛。
  “随便做的一点儿,够你们吃好久了!这等你们自己学会了再费那个事儿,多久才能吃上?还不知道学不学得会呢!”虽然嘴上嫌弃,其实是照顾小两口的意思。
  中午就常常是吃面条了,面条不能吃阳春面啊,得配料!无论是吃热乎的汤面,还是吃凉面,光只有面条都差意思。特别是毛思嘉和孙继东,两个人显然是不会委屈自己的,就更不可能光吃白面条了。
  除了时不时买点儿熟食配着吃,更重要的是做各种卤。
  这卤有素的有荤的有荤素混合的,各人口味不同,各有喜好(不过主流口味肯定还是荤的好吃,大块的肉什么的)。毛思嘉和孙继东就属于相当正常的口味,光是素卤那是觉得没什么意思的。
  一般都托两边爸妈帮着做好卤,这样家里下面条吃的时候连打卤的功夫都省了。
  卤防着坏,一般都是吃多少做多少,特别是夏天更是如此。不过毛思嘉和孙继东家里、两边大人家里都有冰箱,倒是可以适当多保存一些时间。特别是打的卤里头有厚厚一层油时,放在冰箱里更是能保存好久!
  如果不是没必要,毛思嘉甚至可以把这些卤放在冷冻室,冻到冬天吃都行!
  为了方便,毛思嘉干脆把肉票,还有每个月买的油都拿到父母那边了...反正她也不太注意周边合作社什么时候有这个有那个了。放在父母那儿有父母给家里买东西的时候顺路买了,反而更加方便。
  “别说,冰箱确实挺方便的,外国人就是会享受,听说他们家家都有冰箱...家里有个冰箱,看到肉啊菜啊什么的,都可以可着劲儿买,把每个月的额度一次买完,之后就不用费事了。冻起来后绝不会坏,想吃的时候就拿出来。还有那剩菜,以前还得各种注意不要坏,现在不用费这个神了。”大概是最近买菜增多,毛妈也是有感而发。
  以前夏天是尽力不要剩菜的,如果没办法就是有剩菜,就会在吃完饭之后热一编。热过之后就不要翻动了,如此到了下一顿再吃的时候就没那么容易坏——其实有些容易变味的菜还是多少会有些怪味,但吃饭的人一般不会为了这个就倒掉。
  可能是因为这年头大家都习惯了这样,倒也很少听说谁谁谁因为这个坏了肠胃进医院。
  事实上,大家都把这种些微变味的菜当成是没问题的了,甚至没人觉得这属于变味的范畴。
  “咱们快点儿回家,不然冰棍儿该化了!”毛思嘉和孙继东都骑了自行车,这个时候都急赶着回去。
  一路脚下自行车飞快,也顾不上说话。等到到了家,背后已经全是汗!虽说晚上比较凉爽,那也还是夏天呐!属于稍微运动就难免黏糊糊的季节!毛思嘉立刻去开空调,等到缓过热劲儿之后才催促孙继东去洗澡。
  等到毛思嘉在孙继东之后洗澡出来,孙继东正张开一个小本儿记账。觉得有些冷了,毛思嘉就关了空调,换电风扇。
  “在记什么呢...对了,家里那些粮票都换成面粉和大米了吗?”毛思嘉和孙继东也是很少吃玉米面之类的粗粮的,所以每个月发的粮票,除了米票和面票,其他的都会找人交换一下。
  孙继东‘嗯’了一声:“和我一个同学换过了...对了思嘉...”
  “什么?”毛思嘉擦着头发回头,凑过去看他记下的东西,都是一些小账:“赚的挺多的啊!”
  毛思嘉和孙继东并没有谁管账的说法,准确的说两人有两个共同账户。其中一个只管存钱,为的是小家庭的大开支...比方说要买大件,又比方说还在计划中的孩子。另一个账户并不是开在银行,而是在门口挂着的军挎里。
  这个军挎还是孙继东以前的,挺旧的了。里面一般放两个人的存的家用,每个月放入固定的钱,这个月家里的小开支,从吃饭穿衣到给两边长辈买东西,全都从这里出。如果钱不够,就再一起凑。
  如果有剩的,那就挪到下个月用...一般只有多没有少的。
  到了年末还会看看‘家用’剩了多少,像去年就在年末数出了三十多块...两人用这个钱连着去了好多次大饭馆。
  至于两人手头再有钱,那就是自己支配了。孙继东没问过毛思嘉的开支,毛思嘉也没想过要拿住家里的‘财政大权’。
  “我想买辆摩托车。”孙继东把自己想的事说了出来。
  “买摩托车?这倒是稀罕...你以前怎么没买?”两人就没缺过钱,如果孙继东喜欢摩托车的话,早就可以买了。
  虽然这年头买摩托车真实死贵的!
  “之前没有喜欢的,最近看中了...另外,我现在有一辆摩托车也比较方便。”孙继东想起了上辈子的那辆摩托车,如果现在买,倒是提前了半年拥有,那一款摩托也是现在刚刚出来的。
  这年头国产的摩托车很有限,称得上真·摩托,而不是轻骑的就更少了!不过这两年倒是各行各业都有了大变化,或许她没有关注过的摩托车也有了一些比较好的吧。对于孙继东打算买摩托车这件事毛思嘉没有意见,只是问他:“是需要用家里的钱吗?”
  就是那个准备应付不时之需的账户。摩托车可是很贵的,估计孙继东不会买那几百块的轻骑,那就至少是一两千块才能够了,说不定两三千!毛思嘉也不确定他手头有没有那么多钱。
  “不用...只是觉得这是个大件,得和你说一声。”孙继东买摩托车,一方面是自己确实喜欢...他不像弟弟孙卫南一样爱开大车,但却很喜欢摩托车扑面而来的风速与自由。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有用处!
  他现在依旧私下倒腾古董,而且经常还需要去到周边乡下。虽然这里是首都,公交在全国范围来说已经算是很完备的了。但还是不够!特别是一些离城比较远的农村,甚至可能一整天都只有一班车。
  而且稍微深入末端一些,交通工具还得换成牛车马车。
  那太不方便了。
  如果有一辆代步的摩托车,不仅仅是出行方便,对于精心弄到的古董也更好。有的时候带着易碎的瓷器挤公车,孙继东自己都担心一不小心磕碰到——每次专门去收东西,东西不可能少,常常是拿麻袋装。他甚至不能表现的太宝贝这些东西,不然可能引起无端注意。
  “这样说起来也是啊...有个摩托车挺好的,到时候你还可以带我去兜风。”毛思嘉一下就跑偏了重点。
  她倒是一点儿也没考虑孙继东会不会骑摩托车,需不需要临时去学...在她这里,好像孙继东一直都不做没准备的事。既然是打算买摩托车了,没道理还不会骑摩托车呀!
  “现在还蛮好的,可以兜风了...以前我记得女同志都不能坐男同志的车后座,马路上还有人抓这种事儿。”毛思嘉过去肯定是很不喜欢这些的,但现在既然已经过去,再想起来就是另一种感觉了。
  可以开玩笑一样地说出来。
  “对了,不要紧吗?我是不知道你手头有多少钱的...但买了一辆摩托车,剩下的钱还够周转你的生意吗?”毛思嘉关心道。
  毛思嘉相信孙继东私底下倒腾古董能赚钱,这样赚到的钱足够供应他们过上这个年代非常好的生活了。但毛思嘉也知道这赚到的钱绝对不会特别多,毕竟这还不是古董生意的黄金年代呢!
  或者说这个年代不是任意一种生意的黄金年代。
  任何成功都仰赖所处的环境,等到国家经济环境越来越好,各行各业才会一起获得长足发展。
  孙继东这些年赚了一些钱,但他们两个都是大手大脚的,花钱也挺多的...攒钱堪忧吧。
  孙继东摇了摇头:“够的...其实这门生意口子也不大,不需要那么多钱周转。”
  要换成是几十年后,就算是首富也没底气说这话吧,说什么古董生意做到最大也用不上自己多少钱周转...这就是行业现状了。现在古董生意,还是太小众了,即使是在北京这样有历史底蕴,也有当代地位的城市,涉足其中的都不多。
  这种情况下盘子不够大,属于有钱投进来都容不下。
  说到这里,孙继东自己都忍不住玩笑了一句:“比起搞古董的,搞邮票的要红火多了,集邮市场火的很呢。几个搞古董的都说想要改行,回头去邮票市场看看。”
  毛思嘉似懂非懂的,不过她对这个年代的邮票热还是了解一些的。北京应该是最早卷入这股风潮的,很有可能也是最热的。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集邮就成风了,邮票市场处在一个灰色地带,火热的惊人。
  大家可以用交换邮票这种不涉及买卖投资的行为从事这项活动,当然了,到底有多少买卖发生在私下,那就不得而知了。
  邮票市场如此火热,一方面是因为早前北京孩子确实喜欢集邮,这甚至是一项风靡了多年龄层的‘游戏’,这算是基础。另一方面,邮票相比起这个时候北京孩子喜欢玩的其他收藏类游戏相比,天然具有‘价值’。
  邮票是有限量的(至少价值高的邮票发行量都不大),而且没有足够以假乱真的伪造品,再加上集邮并不是小众爱好,全世界都有这种潮流。而那些稀有的邮票定价高昂,这也是世界范围内都有的事。
  最后,再加上这个年头所有潜在投资者的‘热钱’都没地方去...是的,就是潜在投资者的热钱。别看这年头大家都穷,但总归是有一些人有余钱的,这个人群比例很低,但在基数足够的情况下,这样的人也有不少了。
  另外,即使是‘穷人’,有一些也多少在存折上有些钱,数字不大,可考虑到这年头的工资、消费,那也是一笔小小财富了。
  如果这笔钱能够钱生钱,那当然是最好不过了。
  这个时候大多数人都没有理财观念,但未必没有天然的朴素意识。
  可以说,邮票市场成为了这个年代的‘股市’,对此有一些了解,又有一些余钱的人投入进来追涨杀跌——和之后还要很久才允许个人参与买卖的股票还真像!
  事实上,哪怕邮票市场一开始确实是一群爱好者聚集在一起交换收藏,或者以卖养藏的地方。到后来有了人单纯以赚钱为目的加入,也就变了样子了。
  “哈哈!原来是这样吗?不过这样的话确实可以收几版特别稀有的邮票呢。现在都很稀有,将来只会更加稀罕。现在国家经济越来越好,将来有闲钱的人只会越来越多,个人财富也会膨胀,这些东西物以稀为贵只会越来越贵...买这些东西至少比存银行划算的多。”毛思嘉说了这一句之后忽然想起了什么。
  “对了,咱们银行那笔钱从银行取出来吧?唔...找个有朋友在的银行取,全都换成那种新钱!换崭新的、快退出流通市场的新钱,要连号,两块、两毛的最好...”毛思嘉一下想到了这可以非常有效地避免通货膨胀吞掉自己的钱。
  所以她才会来到这个时代之后这么咸鱼啊...她只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就好了,至于说钱?随便想起点儿什么,就足够保证她未来无比优裕的生活了...这种情况下本来就性格随遇而安的她确实很难有什么雄心壮志。
  比如说换钱...那些老版的纸币在将来价值很高的!退出流通领域的不说,银行的也拿去销毁了,换不出来,除非去古董市场弄(现在真有人做这种生意,不过出货量都很大,毕竟这个时候这还不算太值钱,只能以量取胜)。
  而就以她指明的快要退出流通领域的两块和两毛...相对而言发行的时候是最少的。钱币本身没什么艺术性,在收藏家那里真就完全是‘物以稀为贵’的游戏。纯粹对钱想的话,换成两块、两毛收益率最高!
  只要存到2000年以后,轻轻松松可以实现财务自由。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05-18 12:50:20~2020-05-19 13:57:2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梅子昂。2瓶;随身空间有点爱、深海玙鹿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17章
  春去秋来,夏去冬来,过日子的时候不觉得时光走的快。可是忽然回首来时路,又觉得时光倏忽而过,实在是太快了!快的来不及反应,日子便从数着时光的指缝间溜走,想抓也只能抓住一缕风。
  感觉上昨天还在过夏天,今天就忽然到秋冬了。
  轻轻跺了跺脚,因为刚刚下过雨的关系,鞋底粘上了一些湿泥。毛思嘉又左右看了看,这才走进这家学校附近的小饭馆。这家小饭馆不是什么百年老字号、知名店铺,但在周边大学中也有不少人知道。
  熟食做的很好,一些觉得食堂饭菜实在吃腻了的,又或者晚上未名湖畔喝酒吟诗的文艺青年,就很喜欢买一些这里的熟食,带回去下酒也好。
  知道毛思嘉这次从家里回来要经过这家店,室友叮嘱她一定要带一些粉肠、鸡脚之类的食物。据说今天打算在寝室开音乐会,磁带播放机都弄来了——有一说一,磁带播放机还是挺容易弄的。
  相比起其他系,外语系总是容易搞到这个装备一些。
  磁带也偷偷借了一些...其实说是‘偷偷’还是有些夸张了,事实上哪用‘偷偷’呢?这年头所谓大陆以外华人世界的‘靡靡之音’虽然还不被主流所提倡,但偷偷听的学生、青年绝不在少数。
  就算被抓住了也不会有什么惩罚,当然了,类似批评也算是惩罚了。
  磁带可不好借,不过再过一两年这些东西也就多了...至于现在,用收音机收听‘靡靡之音’太需要运气了,音质也不好。于是磁带就变得难得且紧俏起来,大家会想办法弄一些空白磁带翻录。
  毛思嘉以前还经常用空白磁带翻录外语呢!
  不过磁带翻录的话,外语可以不那么要求音质,只要听得清楚,没有明显杂音就行。翻录音乐磁带却是音质怎么好都嫌不够,这对翻录机器的要求就高了,至少不是一般的具有翻录功能的磁带播放机可以胜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