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宅屋 > 综合其它 > 学会拒绝,学会坚持自我(套装共2册) > 08 选对方向的前提,是认清自己
  08
  选对方向的前提,是认清自己
  谨防让“别人家的孩子”压灭自己
  身在中国家庭,大多数人从小就有一个宿敌,叫“别人家的孩子”。这个“孩子”几乎是完美的化身,不但学习好,而且才艺佳。次次考试第一,年年成绩优秀。不但有好工作,还家务厨艺样样精通。
  他最常出现的地方就是我们父母的口中,我们常听到这样的训斥:“你看看那谁家的小谁,你要有人家一半好,我也省心了。”时间一长,在这种比较下,我们变得越来越没自信,甚至因此丧失了前进的动力,认为自己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无论如何都比不上人家。
  李林深受“别人家孩子”的毒害,这个“别人家的孩子”不是别人,正是他表哥。从小到大,无论是在父母眼中还是在老师眼中,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脾气性格,他表哥都比他优秀得多。所以当他妈教训他时,总是不忘拿他表哥说事。
  后来他和表哥先后升上高中,表哥一如既往的是老师和父母眼中的好孩子。李林倒也不甘落后,凭借叛逆的性格和各种稀奇古怪的造型,倒也勉强算是学校的风云人物。
  高中毕业时,他表哥不负众望考上了个名牌大学,而他只是勉强考了个普通本科。一整个暑假,他的耳根子就没清净过,似乎这一次考试就已经预示着他以后注定一事无成。
  不过也正是因为那次暑假,反而激起了他的斗志,因为他觉得自己很不甘心,凭什么因为一次考试就说他永远都不如他表哥。所以,当正式迈入大学校门后,他一反平时放浪形骸的姿态,开始努力活跃在各个社团中,有时间就泡在图书馆攻读各种平面设计的书籍。他脑袋活,创意多,每次设计出来什么东西就寄给各大创意公司。所以,当他毕业时,已经在这方面小有名气,成功地被一家著名设计公司录取了。
  至于他的表哥,虽也在另一家著名公司供职,但挣的也没比他多到哪儿去。
  后来,一个朋友揶揄他说:“这下在你表哥面前扬眉吐气了吧?”他们原以为按照李林的个性,肯定要大肆自夸一番。结果没想到,他难得正经地说道:“在我二十岁以前,一直不喜欢我表哥,无论做什么事,都巴不得他倒霉。可是现在,我却不会那样想了。其实,我能理解父母的苦心,他们夸赞别人家的孩子是为了激励我们。不过现实情况往往适得其反,因为他们总是说别人家的孩子多么好,结果因为这种比较,很多人不但不能奋发图强,反而会变得越来越自卑,认为自己再如何努力也没有用了。我就有过这种感受,虽然我在父母面前故意表现得十分叛逆,可一见了我表哥,我却总觉得自惭形秽,觉得自己这一辈子可能都赶不上他了。既然这样,那我还努力个什么劲儿啊。所以有一阵子,我特别消极。不过好在后来我想通了,其实,我根本没必要非得和他比,我的努力应该是为了我自己。”
  李林的话引来朋友们的一阵调笑,竟然还装上思想家了。不过不得不承认,他说的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确实有很多人因为“别人家的孩子”变得越来越自卑,总觉得在别人面前矮了一头,甚至因此不愿意再拼搏向前。因为他们总是认为,无论自己再如何努力,终究比不上“别人家的孩子”。
  一个人一旦有这种消极的自卑心理,再想让他积极主动地向前就很难了。不知不觉中,他就会将自己全盘否定,即便工作中做出什么成绩,他也会对自己充满怀疑。
  1962年的诺贝尔医学奖被颁给了莫里斯·威尔金斯、弗朗西斯·克里克和杰姆斯·沃森,他们提出的dna双螺旋结构的假说标志着生物时代的开端。
  然而,随着这个奖项的颁布,有很多人为英国女科学家罗沙琳德·弗兰克林感到惋惜,因为这一伟大的荣誉原本应该属于她。
  早在1951年,通过自己拍摄的极为清晰的dna(脱氧核酸)的x射线衍射照片,她就已经发现了dna的螺旋结构,甚至还曾为此举行过一次报告会。可是,没过多久,这一假说却被她放弃了。因为这位生性自卑多疑的科学家总是对自己的论点充满怀疑,她并不敢确定它们是否真的可靠。所以,她最终只能与这一伟大的荣誉失之交臂。
  从女科学家罗沙琳德·弗兰克林的经历中,我们不难看出,一个总是对自身充满怀疑的人要想获得成功十分困难。当别人为了创造出的成绩大声欢呼时,她却在心里自言自语说:“这是我干的吗?我根本没那个能力,既然我没那个能力,得出的这个结论肯定不准确。”正是这种消极的自我暗示让罗沙琳德·弗兰克林放弃了自己的结论,在成功的大门外面转身后退。
  除了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让我们很难获得成功外,自卑还可能威胁我们的身体健康。一个长期自卑的人大脑皮层总是处于抑制状态,绝少有欢乐和愉快的良性刺激转换,中枢系统比较麻木。这样一来,身体的各项功能都无法得到很好的协调,也就无法发挥各自的作用。与此同时,内分泌系统的功能也会失去常态,有害的激素随着分泌增多,免疫系统功能和抗病功能都会下降。因此,自卑的人很容易出现焦虑、乏力、食欲不振、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所以,无论是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还是为了让我们能更积极地向前、更好地取得成功,都应该努力克服这种自卑心理:
  首先,我们在评价自己时,应该尽量保持客观,不应过高但也不能过低,更不应该以“别人家的孩子”为衡量标准。要知道“别人家的孩子”并没有什么可怕的,也许某一时刻,在其他人那里,我们也是那个“别人家的孩子”。
  其次,当我们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时,可以努力回忆自己过去成功的经历,这样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自信心。
  再次,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我们应该积极行动起来。无论何事,如果光想不做,那就不可能成功。所以,我们要努力地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每一次行动的成功都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建立自信心、克服自卑感。
  最后,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写在纸上,然后用客观的眼光去看待它们。既不自欺欺人,也不看得过于严重。长处无疑会提高我们的自信,短处也能提醒我们应该弥补哪方面的不足。而且在评价自己时尽力避免使用那些什么“我不行”、“我做不到”之类的消极用语。这类用语除了摧毁你的自信心,毫无益处。你应该多说一些肯定句,例如“我一定做得到”、“没什么能难得倒我”。
  如果我们想为自己创造一个美好的明天,那就必须克服自卑心理,别让它成为你前进路上的绊脚石。只有克服自卑心理,我们才能更积极自信地面对人生。只有克服自卑心理,我们才能更积极努力地为明天拼搏奋进。
  坚持自我,不盲从
  英国有句谚语说:“一个人不听劝告不好,但若听任何劝告,则是一千倍的不好。”
  一个人如果不听别人的劝告,就很容易故步自封、难以取得进步。一个人如果谁的劝告都听,就会盲目跟从别人,丧失自我。
  有位年轻人刚刚辞了工作,打算用自己这几年攒下的积蓄创业。他考察了很多项目,最后发现还是餐饮业比较好发展。于是,他打算自己出钱,开一个饭庄。
  说干就干,没过多久,饭庄建成了,虽然没有多大,但装修精致,菜品也不少。然而,3个月过去了,饭庄的生意并不好。沮丧的年轻人向朋友诉苦,朋友一边安慰他,一边给他出谋划策:“现在大家请客都愿意去吃自助餐,价格实惠,想吃什么都有。像过去那样,总是一板一眼地坐在饭桌上吃饭啊,太没意思了。所以我看,你不如也把饭庄改成自助餐厅吧。”
  年轻人听后觉得有理,于是回去对饭庄再次进行整修,花了不少钱,添了很多餐具和设备,店里的装潢也改了。然而,营业一段时间后,生意并没见好转。
  这时,另一个朋友又给他出主意说:“现在谁还吃自助啊,大家都在追求养生,不如你弄个素菜馆吧。”
  年轻人听后觉得有理,煽动父母给自己投资,把自助餐馆又改成了素菜馆。结果,试营业了几个月之后,生意依旧惨淡。
  后来,朋友又说:“干脆改成快餐店吧,现在生活节奏快,很多人吃饭都会选择快餐店,既方便又省时间。”年轻人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于是,赶紧回家管父母要钱。这次父亲并没有支持他,反而向他问道:“你到底是怎么回事,这才一年,你那饭庄都改了三回了。把自己的钱都赔进去了不说,还要管家里要。”
  年轻人答道:“我这不都是听了朋友们的建议吗,他们刚开始说自助餐比较火,后来又说素菜馆和快餐店比较受欢迎,所以我才改来改去。”
  “听朋友的建议?你才是饭店的主人,怎么能老是听别人的呢,你自己的主见哪儿去了?”
  父亲的话让年轻人愣住了,一直以来,他确实光听朋友们的建议了,从来没有自己的想法。想清了这点后,他回到饭庄,将自己这一年的经验分析总结,最后觉得将饭店改回饭庄,但同时在饭店里增设素菜和快餐两个区域,这样无论是需要节省时间的人,还是追求养生的人,都能在这里满足需要。
  试营业几个月后,饭店生意开始渐渐好转,终于兴旺起来。
  年轻人第一年的失败和他盲目听从别人的建议有很大关系,一个人如果总是听从别人的建议,就很容易丧失自我思考的能力。
  现代社会科技发达,网上充斥着各种信息,如果我们盲目地跟从别人,不能做出自己的判断,很容易在其中迷失自我。
  古往今来,凡是靠自身能力有所成就的人,无不是有主见的人。正是因为有主见,当他们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时,才能结合自身,果断地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记得小学时学过一篇课文,《小马过河》,直到现在依然印象深刻。
  马棚里住着一匹小马和它的妈妈。
  有一天,妈妈对小马说:“你已经长大了,能帮妈妈做点儿事吗?把这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吧。”
  小马欢快地答应了,驮起口袋,飞快地往磨坊跑去。跑着跑着,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河水哗哗地流着。小马站在岸边犹豫不决,心想:我能不能过去呢?如果妈妈在身边就好了,她肯定能告诉我。
  小马望望四周,看见一头老牛在河边吃草,于是,它高兴地跑过去问:“牛伯伯,您说这条河,我能蹚过去吗?”老牛说:“当然了,这条小河的水很浅,刚没过小腿。”
  小马听了老牛的话,立刻跑到河边,准备蹚过去。这时,突然从树上跳下一只松鼠,拦住了它的去路。松鼠大叫:“小马!千万别过河,你会淹死的!”小马吃惊地问:“水很深吗?”松鼠认真地回答:“很深!昨天,我的一个伙伴就是掉进这条河淹死的!”小马听到这样的话,赶紧收住了脚步。它叹了口气说:“唉!这可怎么办呢?还是回家问问妈妈吧!”
  小马急切地跑回家找到妈妈,把自己的遭遇告诉了她,妈妈听完后,说:“那条河不是很浅吗?”小马说:“牛伯伯也这么说,但是松鼠说河水很深,甚至还淹死过它的伙伴呢!”妈妈说:“那么你自己有没有仔细想过,这条河到底是深还是浅呢?”这时,小马低下了头,说:“没……没有想过。”妈妈态度和蔼地对小马说:“孩子,不要只听别人说,自己一定要动脑筋去思考,那条河到底是深还是浅,你自己亲自试试就知道了。”
  小马听完妈妈的教诲,重新跑到河边,尝试渡河,刚刚抬起前蹄,松鼠又大叫起来:“怎么?你不要命啦?!”小马说:“让我自己试试!”说完,它下了河,小心地蹚到了对岸。
  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很多事情,只有自己试过才会真正了解,如果总是根据别人的意见来做判断,你就很可能高估或低估眼前的困难,这对我们的前进非常不利。
  我们必须学会做一个有独立思想的人,凡事要有自己的主见,既不盲目听从他人的意见,也不要故意去迎合众人。
  在一次模特选拔大赛上,主持人向选手们提出一个问题,说:“如果让你嫁给罗斯福或希特勒,你会选择谁?”绝大多数人都选择了罗斯福,她们列举了罗斯福的很多优点,例如果断、坚强、乐观等,并不断表达自己对他的仰慕。然而,有一个女士却选择了希特勒,这让大家十分惊讶,就连她的朋友都为她担心,害怕评委们会因此认为她价值观有问题。
  可是,在主持人向她求证时,她依然坚持自己的答案,并且给出了这样的解释:“我并没有说错,如果我嫁给希特勒,我会用自己的爱感动他,不让他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
  比赛的最后,这位女士获得了胜利,评委们给出的理由是:“我们之所以给她冠军,并不是因为相信她的爱真能感动希特勒,而是因为在所有人都选择罗斯福时,她能坚持自己的主见,不迎合大众的想法。这一点,实在难能可贵。”
  有些时候,很多人都会为了迎合大众的看法而放弃自己的主见,如果总是这样做,时间一长,你就再也听不到自己内心的声音了。
  所以,努力去做个有主见的人吧!无论做什么事,我们都应该先想清楚自己究竟想干什么,想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千万不要只懂得跟随别人的脚步,最后走歪了自己的路。
  走自己的路,别人说又怎样
  席慕蓉说:“人的一生应该为自己而活,应该学着喜欢自己,应该不要太在意别人怎么看我,或者别人怎么想我。”
  生活中有很多人都太过在意别人的看法,就好像穿衣服一样,常常为了获得别人的认可而变来变去。
  可是,这个世界上,每个人的思想、生活环境、修养、看问题的角度都不同,你的所作所为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理解。如果太过在意别人的看法,你会活得很累。
  白云守端禅师跟随杨岐方会禅师学道。有一次,杨岐方会禅师问他:“听说,你以前的师父柴陵郁禅师在摔跤的时候悟了道,并且作了一首偈,你还记得吗?”
  “当然记得。”白云守端禅师答道,“我记得师父是这样说的,‘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一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这是一首境界非常高的偈,在说话时,白云守端禅师的语气难免有些得意。
  然而没想到的是,听了偈语的杨岐方会禅师一句话没说,只是大笑数声就离开了。
  这让白云守端禅师有些摸不着头脑,他待在原地,不明白师父为何会笑。一整天他都在苦苦思索师父发笑的原因,但一直没有头绪,心里十分烦闷。到了晚上,他更是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
  第二天,他终于忍不住了,天刚亮就跑去敲师父的房门,见到师父后立即询问他昨天为何发笑。
  听了白云守端禅师的问题,看着他因没睡觉而产生的黑眼圈,杨岐方会禅师笑得更大声了。他说:“你见过寺庙前玩把戏的小丑吗?为了博观众一笑,他们做出各种唬人的动作。观众笑得越大声,他们就越高兴。原来,你还不如一个小丑,小丑都不怕人笑,你却怕人笑。”
  白云守端禅师听了若有所悟,思索片刻,终于豁然开朗。
  是啊,既然知道自己没错,他人笑又怎么样?
  这个世界是由很多人组成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都是独一无二的。如果我们总是因别人的评价而怀疑自己或改变自己,那就太可笑了。
  著名主持人倪萍曾说:“人就要活在自己心里,为别人的评价所累的是傻瓜。”
  有一次,倪萍接受媒体采访,有记者问她是否在意别人对她的评价。倪萍笑了笑,然后说:“年轻时很在意,刚到电视台的时候我才20多岁,报纸上表扬我一句,我能把报纸看上好几遍还不放手。但是现在,心磨啊炼啊……变硬了,如果再为这些事所累,简直是傻瓜。因为真正了解你的只有你自己!”
  别人的评价从来不重要,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获得自己内心的认可。千万不要因为别人的话而自寻烦恼,我们应该努力活出自己,而不是别人。
  1842年3月,著名作家爱默生在百老汇的社会图书馆里做了一次演讲,他说:“谁说我们美国没有自己的诗篇呢?我们的诗人文豪就在这儿呢!”此时,年轻的惠特曼正坐在台下,因为这番话激动不已,他暗自发誓,一定要深入各个领域、阶层的生活,倾听大众的心声,创造出属于美国自己的诗篇。
  回去后,他果然这样做了,经过不懈地努力,12年后,惠特曼的《草叶集》问世,这本诗对美国和欧洲诗歌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此时正远在康科德的爱默生同样激动不已,他给予了这本诗集高度的评价,称它为“属于美国的诗”。虽然爱默生对这本诗的评价很高,但很多报刊却认为它一无是处,毕竟惠特曼那创新的写法、不押韵的格式,以及新颖的思想,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这本诗遭到了批评家们的广泛批评和指责。所以,这本诗的销量并不高。
  然而,惠特曼的热情并没有因此受到打击,他依然不放弃自己的梦想。在1855年时,他又印起了第二版,将20首新诗加入其中。后来,他在1860年时打算印发第三版,同样加入了一些新作。然而,这一次,他却遭到了爱默生的反对,爱默生认为他必须将其中几首刻画“性”的诗歌删掉,否则第三版还是不会畅销。
  可是,惠特曼却坚决不同意这么做,他对爱默生表示:“在我灵魂深处,我的意念是不服从任何的束缚,而是走自己的路。《草叶集》是不会被删改的,任由它自己繁荣和枯萎吧!”
  第三版《草叶集》的出版不负众望,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不久,它便跨越了国界,传到英格兰,传到世界许多地方。
  如果当初惠特曼因为大众的批评和指责选择了放弃,那就不会有第二版、第三版的《草叶集》。正是因为他能够坚持走自己的路,不被大众和他人所左右,所以最后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创造出属于美国自己的诗篇。
  人生是自己的,千万不要因为别人的评价而影响了自己的生活。当然,他人好的意见我们可以参考,但不要被它所左右。如果我们总是因为别人的评论而怀疑自己,那将是一件既可笑又可悲的事。
  别人的嘲笑,比你的梦想还珍贵吗?
  “我长大了要当科学家”“我要当飞行员”“我将来会飞上太空”……还记得我们小时候这些伟大的志向吗?那时我们年纪小,头脑中对这些行业不一定有多少认识。但正因为如此,那时我们才最敢做梦,从不惧怕别人的嘲笑。
  可是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越来越在意别人的评价,甚至有可能因为别人的一句嘲笑就放弃自己的梦想。
  通过春晚,我们认识了魔术师刘谦,他精彩的表演让每个人都印象深刻。
  他对魔术的喜爱自他还是个孩子时就开始了。7岁那年,在一家百货公司的柜台前,刘谦看到一个导购小姐正在表演魔术,她拿出一枚硬币放在小盒子里,再用手帕把小盒子包起来,接着神奇的事情就发生了,那枚硬币竟然穿过盒子和手帕,出现在了导购小姐的手中。刘谦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他一心想学会这个魔术,想尽办法弄懂了其中的关节。于是,他开始整天拿着硬币自己摆弄。有一次,当他正在课堂上偷偷练习时,硬币不小心滚到了讲台下。生气的老师询问他在干什么,他小心翼翼地答道:“我在练习魔术,我长大要当一个魔术师。”听见他的话,全班同学都大笑起来,老师更是把他口袋里所有硬币都没收了。
  回到家后,十分委屈的刘谦对爸爸说:“爸爸,我说我长大了要当魔术师,但同学们都笑话我……”他的话还没说完,父亲就生气地说道:“当什么魔术师,好好学习去,竟在那儿胡说八道。”然而即便父母不支持,刘谦依然沉迷在魔术的世界中。他背着父母练习,一个小动作甚至要练上千遍。他拿出自己的零用钱买了不少魔术道具,并且还与负责魔术道具专柜的汤文龙变成了朋友。
  1987年,刘谦从汤文龙嘴里得到消息,知道儿童魔术大赛就要举办了。在汤文龙的鼓励下,他决定报名参赛。那次一共有200多人参加比赛,结果没想到,刘谦竟从这些人中杀出重围,一举夺魁,从国际魔术大师大卫·科波菲尔手中接过了他人生中第一个魔术比赛奖杯。
  22岁那年,读大三的刘谦在一次国际魔术比赛中获得了第二名,这一次,他的父母就坐在台下看着他。他拿着奖杯冲着台下的父母深深地鞠了一躬,他终于向他们证明,他的梦想没有错。
  后来,刘谦又在世界各地参加过很多次魔术表演大赛,获得过10多次国际性大奖,终于成为了真正的魔术大师。2015年时,他还受邀担任被称为“魔术界奥运”最高等级比赛——fism(国际魔术联盟)的评委,他是此大赛史上第一位华人评委。
  的确,因为太过天真或者不切实际,我们的梦想很可能受到别人的嘲笑,但如果我们因此就放弃自己的梦想,肯定会让自己抱憾终生。
  如果我们有梦想,千万不要轻易放弃。就算你的梦想十分远大,那也没关系。此时我们没有能力实现它,但并不代表我们永远没有能力实现它。我们是在不断成长的,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总有梦想成真的一天。
  不仅如此,我们还必须明白,在看待他人的梦想时,每个人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对我们来说,这个梦想可能遥不可及,但并不代表他人同样无法实现。
  2015年3月,nba华裔球星林书豪受邀参加央视节目《开讲啦》,他在演讲中讲述了自己的经历:
  “我是在美国长大的,在美国,一个亚裔孩子打篮球是件挺奇怪的事。我记得在小学五六年级时,我参加一场篮球比赛。那天,有个男孩恨不得将我打倒在地,他用恶毒的语气冲我骂道:‘滚回中国,你这个中国小商品。’我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感受,非常生气和难过。
  “后来再大一点儿,父母希望我学钢琴,不过我对钢琴实在没什么兴趣,在征得他们的同意后,我选择打篮球,父母为此花费了大量金钱和时间来支持我。不过这一举动很快遭到身边朋友的质疑和嘲笑,包括我们社区其他亚裔孩子的父母。他们认为我们一家肯定是疯了,一个亚裔孩子竟然妄想打篮球。
  “第一年去nba的时候,我签的是金州勇士队,在那儿当斯蒂芬·库里的后补。赛季刚开始,我甚至连队服都没有。在两周的时间里,连续被裁员两次。显而易见,对我来说,这种情况十分糟糕。我花了21年打篮球,好不容易进入了nba,但还没怎么上场就被他们裁掉了。那时,我甚至怀疑自己的梦想是否错了,我是不是根本不应该选择篮球。
  “后来我到了纽约尼克斯队,情况出现了好转,那段时间我被称为‘林来疯’,因为我在赛场上的表现非常疯狂。对于那段时间的表现,连我自己也很吃惊。那时,我很庆幸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虽然之前我被裁员了好几次,但好在一直没放弃。
  “在之后的那个夏天,我又签了休斯敦火箭队。不过我在休斯敦火箭队的第一年过得并不好,每一场比赛,我都希望自己可以成为‘林来疯’。然而事实上,我打得并不怎么样。这让我的自信心大受打击,公众媒体也开始大肆报道,认为我不过是昙花一现。
  “后来,我拼了命地努力,整个赛季都没怎么休息。实际上,那个赛季我确实打得不错。可是,因为一个失误,情势在一瞬间就急转直下,整个赛季的航线都变了,所有压力一下子都砸在了我的肩膀上。那个晚上可以说是自从我被球队裁掉后最难熬的一晚,我非常沮丧,根本不知道以后该怎么办。
  “回看在休斯敦的一年,我的成绩确实下降了,但我也真实地感觉到自己变得成熟了。后来有一天凌晨,他们突然告诉我,我要去湖人队了,我简直难以置信,高兴得一塌糊涂。就算在我最疯狂的梦里,也从没想过能为湖人队打球。
  “现在,我站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的故事。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无论怎样,都坚持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就算在这过程中你会失望,会被嘲笑,但只要你不放弃,不怨天尤人,保持一份积极的心态比任何人都更努力,你就能把自己放在一个可以成功的位置上。”
  我们应该向林书豪学习,别人的质疑和嘲笑声,永远不应该成为我们放弃自己梦想的理由。
  在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落魄的父亲曾对儿子说过这样一段话:如果你有梦想,那就要去捍卫它。当人们做不到一些事情的时候,他们就会对你说你也同样不行。所以如果你有梦想,那就要全力以赴。
  如果有一天,我们的梦想成为现实,你就会感谢很多东西。例如那时努力的自己,那时支持我们的朋友,甚至是那些对我们梦想的嘲笑声。因为正是这些嘲笑声,才让我们有了坚定前行的勇气。
  所以,就算被嘲笑,也不要放弃你的梦想。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努力让这份梦想成为现实,全力展现给他人看。因为总有一天你会庆幸,你没有辜负自己的执着和努力。当你再次面对那些嘲笑你的人时,你可以平静地说一声,还好我没放弃,没有变成那样庸碌的人。
  你的目标,不由他人决定
  很多人都喜欢将自己的愉悦寄托在外物上,例如钱财、名誉、地位、他人的认同等。因此,为了获得这种认可,他们很可能把别人的想法当作自己的目标,反而忽略了自己内心的声音。
  前几天在某网站看了篇文章,颇有感触,文章的题目是“你让孩子过着‘二手人生’,还和他谈什么未来”。文章中讲的是这样一个故事:
  韩晓娟读的是师范大学,通常报考这种学院的都是有着老师梦的学生。可是,在韩晓娟的同学中却有一个另类——李薇薇。
  李薇薇上大学好像是为了混日子,每天逃课、打架、恋爱,反正各种坏学生干的事她都干了个遍,最后终于被学校劝退了。当韩晓娟送她去车站坐车回家时,这个女生终于开口说出了自己的故事。
  原来,当老师从来不是她的梦想,她一直希望自己成为一名服装设计师。可是,她的父母都是老师,在李薇薇还是个小孩时,他们就已经为她规划好了未来,希望她长大后也能教书育人。
  然而,李薇薇实在太喜欢服装设计了,所以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她偷偷地选择了某大学的服装设计专业。可是没想到,当她结束高考,日夜盼着收到录取通知书时,等来的却是某师范大学的入学通知。这时她才发现,在填报志愿的最后一刻,她的父母帮她改正了所谓的“错误”。
  李薇薇心里十分绝望,可是已经无济于事。最后只好在父母的期望下,来到了这所师范学校就读。她也曾想,也许时间长了,自己会喜欢上老师这个职业。但没想到,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对服装设计的热爱更加炽烈,而因为父母的作为,对老师这个职业反倒愈加厌恶。
  后来,韩晓娟询问她以后有何打算,她想了想还是坚定地说,打算去复读一年再参加一次高考,这次一定要去学服装设计。
  在这个故事中,李薇薇是被迫遵从了自己父母的意愿。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是主动将他人的想法当成了自己的目标,尤其是我们的父母。
  从我们刚出生开始,父母就是我们的人生导师。从小到大,有多少次我们都是听从了他们的意见做出的选择,甚至很多所谓的人生大事也是如此。
  当然,这并不是说父母的意见就是不好的,但我们必须明白,当他们给出意见时往往是站在他们自己的角度。在他们眼中,这是为我们好。例如让我们报考某个专业是因为这个专业以后好找工作,让我们选择某个人是因为这个人条件不错,以后你不会吃苦。从小到大,这样的事不胜枚举。我们也习惯听从于他们的意见,因为我们不想让他们失望,也不想让自己“不孝”。
  可是,长此以往,你还记得自己内心真正的声音吗?那个专业是你想要的吗,那个人是你喜欢的吗?如果总是让别人的想法为我们做主,那你还如何听得见自己的声音。
  2011年,在美国纽约市,有一条新建的马路被命名为“马友友路(yo-yomaway)”,这是属于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的殊荣。不仅如此,美国总统奥巴马还亲自为他戴上了总统自由勋章,这枚勋章象征着平民最高的荣誉。
  可是,在童年时期,在马友友的意识里,他一直觉得自己未来会成为一名出色的经济师。因为他的父母都是干这一行的,在华尔街做经济研究员。别的小朋友最先学会的话是“爸爸、妈妈”,可马友友最先学会的却是“一、二、三”。
  因为父母的关系,他从小就和数学有着亲密的接触。在小学时,还曾多次获得数学竞赛的大奖。无论是父母老师,还是他的同学们,似乎都觉得他将来成为一名经济师是理所当然的,就连马友友自己也没觉得这有什么问题。毕竟经济师着实是一份好职业,大家都看好这一行。
  直到有一天,当他放学路过一条偏僻的小路时,被一段美妙的音乐吸引住了脚步,他听见那音乐流水一般地从一座小院中流出,他站在小院门口,整个人都沉醉了。他踮起脚朝着院子里张望,结果发现原来有位老人正在院子里拉大提琴。老人的双眼闭着,一副陶醉的表情,身体也在随着音乐轻轻摆动。
  这时,马友友心里忽然觉得:“如果我也能这样该多好啊!这音乐实在是太美妙了。”也就是在那一瞬间,马友友终于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
  后来,老人发现了这个孩子,并友好地请他到家里做客。正是从老人口中,马友友了解了很多和音乐有关的故事。
  自那以后,马友友对音乐的喜爱简直一发不可收拾。虽然他的父母还是让他参加各种数学培训班,但马友友再也提不起兴趣来了。他再也不想成为众人口中伟大的经济师了,他找到了自己真正的理想,那就是成为一名音乐家。
  但他的父母显然不会同意他这么做,他的父母说:“你必须学好数学,这样将来才能和我们一样,成为一名经济师。甚至,你应该比我们更出色,成为一名伟大的数学家也不是不可能。”可马友友这次却坚定地答道:“为什么一定要我和你们走同一条路呢?在我眼里,最能让我开心的东西是音乐,而且我认为能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得更好,那样我会更开心!”
  从那以后,马友友再也不愿意跟随别人的想法,他只愿听从自己内心的意愿。并且成功地说服了自己的父母,最后通过不懈的努力,他终于成为一名大提琴演奏家。
  许多重要的交响乐团都会向他发出邀请,就连著名钢琴家伊曼纽尔·艾克斯也邀请他一起表演。在之后的很多年里,他还多次受到白宫邀请演奏音乐,多次获得“唐大卫奖”和“格莱美奖”,成了一位名震国际的音乐大师!
  当奥巴马总统为他戴上勋章时,马友友曾感叹道:“自己的人生只有一个主人,那就是我们自己,行走在自己铺设的人生轨迹上,一定是最开心最能取得成就的!”
  就算是叶子,在这个世界上也不能找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更何况人呢?
  无论是谁,既然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要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的生存之路。要想使我们的内心得到满足,就决不能按照别人的想法而活。
  记住,你有充分的权利去追逐自己内心想走的那条路,永远不要遵照他人的想法而活。别人期望你成为的样子不一定是你自己想成为的样子。你要听从自己内心的渴望,来决定自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不适合自己的,不要也罢
  有个孩子正在家里玩儿游戏,不知怎么手卡在花瓶里拿不出来了。于是,他一边举着花瓶一边去找爸爸求助。
  爸爸尝试着慢慢把他的手往出拽,试了几次,都没有成功。后来爸爸想直接把花瓶砸碎,但考虑到这个花瓶很值钱,他还是打算再用别的方法试试。如果最后实在不行,那也只能砸烂它了。
  于是,他对孩子说:“你把手像爸爸这样伸直,就像这样,把手指并拢在一起。然后我们再试试能不能拉出来。”
  听见爸爸的话,孩子哭得更厉害,他说:“爸爸,我不能那样做,因为我的手里正攥着个一美分的硬币呢。如果我把手伸直,硬币就掉下去了。”
  听见孩子的回答,这位爸爸真是哭笑不得,此时也终于明白为何孩子的手会拔不出来了。
  这个小故事听起来很可笑,但细细想来,其中却暗含深意。是啊,我们常常会紧抓着一些东西不放,却不知这不但不能让我们得到利益,反而会受到更大损害。所以,在必要的时候,我们应该懂得,有时舍弃也是一种智慧。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在埋头苦干,但最后的结果却往往不尽如人意,之所以会这样就是因为他们选择了不适合自己的目标。如果目标错了,即便你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来付出努力,结果依然很难如你所愿。
  康多莉扎·赖斯是美国的一个黑人小女孩,她的母亲是一名钢琴教师,受母亲的影响,她从3岁起就开始学习钢琴,4岁时,已经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曲谱,开了第一个独奏会。
  一直以来,成为一名职业钢琴家都是赖斯最大的梦想。她也一直在为此付出努力,每天都会花大量的时间来练琴。16岁时,她考入了父亲所在的丹佛大学拉蒙特音乐学院学习钢琴演奏。在大学二年级和三年级之间的那个夏天,她参加了著名的阿斯本音乐节。正是在那次音乐节上,她一直以来坚持的梦想破碎了。
  她在音乐节上遇见了一个只有11岁的孩子,这个孩子只要简单看一眼曲谱就能流畅地演奏出来。可如果赖斯想达到这样的弹奏水平,至少得花费一年的时间来练习。这样的对比让女孩心灰意懒,他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可能不是学钢琴的料。
  回到家后,女孩思考良久,终于鼓起勇气对父母说:“对不起,我改变主意了,我不想再成为一名钢琴家了。”父母接受了女儿的决定,并且鼓励她重新去寻找自己的目标。
  不久之后,一次国际事务课改变了赖斯的命运,那堂课的主题是列宁的继承者斯大林,主讲人是约瑟夫·克贝尔。克贝尔讲述的内容深深吸引了她,她第一次意识到“苏联政治居然那么有意思”。
  19岁时,赖斯大学毕业,26岁时获得了博士学位,精通四门语言的她随后成为斯坦福大学的助教,专攻苏联的军事事务。
  1987年,斯坦福大学举行了一次晚宴,赖斯在这次晚宴上发表了几句致辞,她的致辞虽然简短,但非常有特色,立即引起了曾任福特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布伦特·斯考克罗夫特的兴趣。从赖斯的讲话中,他发现在对苏联的看法上,他和赖斯的政治主张不谋而合。
  1988年的大选后,斯考克罗夫特成为老布什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随后也被任命为国家安全委员会苏联事务司司长。再后来,当小布什刚当选为得克萨斯州州长时,老布什特意将赖斯引荐给自己的儿子。
  1998年,赖斯和小布什第二次会面,两人的话题已经转为下任总统所面对的外交情势。自那以后,赖斯果断辞去了斯坦福大学的教职,专心辅佐小布什。直至2001年,她终于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并在2005年,顺利接替鲍威尔,成为美国第一位黑人女国务卿。
  正是因为能够果断放弃不适合自己的钢琴,赖斯才找到了更适合自己的国际政治。她最后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和她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目标有很大关系。
  如果选择的目标不适合自己,就算我们付出再大努力,最后也可能一事无成,所以,与其在一些不适合自己的方向上浪费时间和精力,不如果断地舍弃这条路,选择一条更适合自己的路。
  量力而行,并不是消极
  谁不想成为比尔·盖茨呢?但有些事不是你想就可以的。成功并不具备普遍性,这是谁都不能否认的。
  对我们来说,那些过于远大的目标就相当于树顶端的红苹果。看起来无比诱人,但却并不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如果非要登高去摘取,很可能会摔得很重。与其冒这样的风险,不如先摘够得着的苹果。
  只有先摘那些够得着的苹果,生活才不会总处在一种沮丧之中,至于那些树顶的苹果,虽然现在摘不到,但并不代表永远摘不到。
  无论对于哪个指挥家来说,能成为柏林爱乐乐团的首席指挥都是梦寐以求的事,因为这个乐团向来被称为“世界第一的交响乐团”。对身为著名指挥家的西蒙·拉特尔来说,同样如此。
  可是让人没想到的是,当1992年,爱乐乐团向他伸出橄榄枝时,他却果断地拒绝了,这无疑让大家十分不解。但西蒙却解释说:“这无疑是个好机会,但现在就让我担任爱乐乐团的首席指挥,我还没有那个能力。我没有把握可以带领这个乐团创造一个新高度,因为我目前还不能透彻地理解古典音乐,但爱乐乐团最擅长的却恰好是古典音乐。”
  西蒙之所以选择拒绝,是因为他非常清楚,自己的能力难以胜任这一职位。正是这种量力而行,让他没有盲目地接受爱乐乐团的邀请。不过虽然他拒绝了,但并不代表他不想担此职位。
  在之后的十年里,西蒙不断地努力,将自己心血都倾注在了对古典音乐的研究中,十年如一日。
  十年后,他对古典音乐的研究终于震惊了世人,并且在2002年,柏林爱乐乐团再次对他发出邀请时,果断地选择了接受,终于成为该乐团的首席指挥。然后,他用事实向世人证明,他并没有辜负大家的希望,果真带领爱乐乐团又创造了一个新高度。
  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有一个准确恰当的把握,对自己的能力有个正确的评估。只有这样,你才能知道什么事自己能够做到,什么事自己做不到。
  曾经有一个登山爱好者立志要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峰顶,可是,当到达8000多米的地方时,他却突然止步了。后来有人问他:“差一点儿就到峰顶了,怎么突然放弃了呢?”这位登山者答道:“不是我不想登上峰顶,但8000米已经是我的极限了,这点我很清楚。其实,也没什么可遗憾的,因为我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说着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神情。
  在我们奔向成功的路上,能够无所畏惧、勇往直前自然好,但如果现在你的能力不够,一味地挣扎向前,并不会给自己带来好结果,反而可能使你身心俱疲、丧失拼搏的激情。与其这样,不如量力而行,然后在一步一步的脚印中,循序渐进地提高自己的能力。
  有位隐居山林的大师,不仅对佛道颇有研究,还精通武术。很多人慕名而来,想跟他学习一些武术方面的窍门。
  这些人到达深山时,看到大师正在挑水。按人们原本的预想,大师挑水的桶一定非常大,桶里的水也肯定满满的,毕竟大师是习武之人,肯定比普通人要厉害得多。
  然而,当他们看向大师的水桶时,发现和自己的预想一点儿不一样。大师肩上的两个水桶只是正常大小,而且里面的水也都没有装满,距离桶沿还有很大的距离。人们疑惑地问道:“大师,怎么不把桶装满呢?”大师答道:“挑水之道并不在于挑多,而在于挑得够用。一味贪多,适得其反。”
  众人不解。
  大师从这些人中挑了一个略显强壮的人,让他重新去山谷里打两桶水,而且要全部装满。那人按大师说的办,结果挑得非常吃力,走路摇摇晃晃,才走了一半,桶里的水就洒出来大半。后来,由于脚下变得湿滑,这个人干脆直接摔倒了,膝盖都破了。
  这时,大师向众人解释道:“水洒了,就必须得重新回去打一桶。膝盖破了,走路都困难,能挑的水岂不是更少了?”众人接着问:“大师,那到底应该挑多少水才合适呢?”
  大师指着桶上的一条线说:“这就是底线,只要水高过了这条线就超过了我的能力和需要。最开始,还需要看看这条线,后来挑得次数多了,不用看也知道该挑多少了。有了这条线就可以提醒我们,凡事量力而行,不要好高骛远。”
  “那底线到底应该定多高呢?”
  “我认为最开始时,底线要定得低一点儿,因为这样才容易实现,人的勇气也不会受到挫伤,反而能激发更大的热情。然后再循序渐进一点儿一点儿地提高,也就能挑得越来越多、越来越稳了。”
  每个人都应该学会量力而行,在没有能力时,不要去够那些树顶端的苹果。虽然它们看起来更大更好,但如果你没有足够的实力去支撑,很可能爬得越高摔得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