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森需要制作煎饼果子的酱料,但当时连番茄都没有,番茄酱自然是做不成的。周小森想来想去,又去买了些黄豆来,磨成黄豆酱,将主人家晒的茄子干和干辣椒磨成面儿,拌入其中,又放了些盐进去,尝尝味道,觉得也很鲜美。
周小森用农家的大锅摊煎饼,不敢炸果子,只炸了些馃箅儿,夹在里面,又放了葱花,刷了她的自制黄豆酱,做好后给赵品凡尝。赵品凡早就饿了,自是吃得十分香甜。周小森又摊好两个,给主人家送去,主人家也都夸赞,说是很好吃。
赵品凡说:“味道过关了,现在的主要问题是看价格。我刚才计算了一下价格,成本不低,因为这个时候的油比较金贵,炸馃箅儿需要不油,无形中就把煎饼果子的成本提高了上来。如果好几十文一个,不知人们会不会买?还有锅和火的问题,很难一路走一路卖的,是我之前思考得不够仔细。”
周小森也歪着脑袋思考:“是啊,我也想过是不是要做些麻辣烫?可是我们一直处于行走的状态,锅灶的问题不好解决。”
赵品凡眉头微微一皱:“我剩下的银子不多了,我们还得抓紧时间解决路费问题。”
周小森一拍脑袋:“我还有一个好主意可以赚钱。这个时代的人特别八卦,爱看娱乐小报之类。”一会儿买些纸笔,明天你驾马车的时候,我就写一些小故事。出个小册子,卖书赚钱。”
赵品凡轻叹:“办法是不错,可是你想过没有?如果手抄的话太慢,我们又没处印刷,如果找地方大规模印刷的话,我们两个本来就是通缉犯,这样岂不是太危险了?”
周小森点点头:“也对。要不这样,我们应该制作一些日用小百货,一边走一边贩卖?”
赵品凡眨眨眼睛,有些心动:“日用小百货,你是说香皂之类?”
周小森点头:“对,我看村子里就有好多皂荚树,香皂好做。还可以做些指甲油、胭脂、口红什么的,然后也找个集市搞直播,就像口红一哥那样,不愁赚不来钱。”
赵品凡忧愁道:“主意都不错,我唯一担心的就是怕我们会暴露身份。”周小森说:“也没关系了,明天我们两个都化浓妆,我给你画满脸麻子,应该能掩饰住的。”
赵品凡思索了一会儿:“好吧,就这样定了,我们两个身上没有钱,总是要出来抛头露面挣钱的,冒险就冒吧。”
周小森起身继续摊煎饼:“我把剩下的面粉和鸡蛋,还有黄豆酱都摊成煎饼,带在路上当干粮。”明天我们早点起,在这村落里收集一些皂荚、桃花和凤仙花,做化妆品用。赵品凡说:“好,到了下一个大一点的集镇的时候,我们就停一停,租间房子,多赚些钱,然后再继续启程。”第二日,二人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又架着马车,开始了旅程。赶了一天一夜的路,二人来到飞侠镇。
这里又大又热闹,集市繁华,和眉山有一拼。周赵二人商量后,决定在这里住下,忙了半日,租了一处小庭院。二人身上的钱不够,周小森就典当了苏苏送给她的那条金手链。把手链交出去的时候,她非常不舍,但是没有办法,这毕竟是他们身上最值钱的东西了。
周小森接过典当的银两,心中暗暗发誓:等我一赚够了钱,马上把手链赎回来。当日二人打扫了庭院,把那些收集来的花瓣皂荚,晾晒在院子里,又出去买了棉被,调料,锅灶等日常必需用品。
当小小的庭院焕然一新,充满生活气息的时候,赵品凡抱起周小森转了一个圈,高兴道:“这就是我们在宋朝的家了,是我们两个亲手建立起来的。”
周小森感慨说:“如果可以的话,我想在这里住一辈子,不去京城了。”
赵品凡瞪她一眼:“没志气,不去京城可以,不回t城了吗?”
周小森微笑道:“当然要回t城了,我只是随意说说的。你说,假如我们去了京城,周游他们能找到我们吗?我们每个人都顶着一张面目全非的脸,为了掩盖身份,早就不是原来的模样了。”
赵品凡认真道:“周游和黎辉又不是一般人,肯定能找到我们的。我们现在所有的任务,就是努力过好这里的生活。”
周小森点点头:“好,都听你的,今天庆祝我们迁入新居,不是兼并了,我们两个吃火锅。”
赵品凡伸展了一下胳膊:“好,我们再出去转一圈,买些羊肉蔬菜,还有制作香皂盒胭脂口红的配料,顺道再仔细考察一下这里的地形。”
二人在集市转了一圈,看到有一座很大的茶馆,很多人进进出出、络绎不绝。赵品凡拉着周小森往里走:“我们也进去看看,这里面为什么那么多的人?”进去一看,发现里面人头攒动、声音鼎沸、异常热闹。
一个宽大的平台上,有茶博士在说书,只听他滔滔不绝道:“:大家都知道,咱这清河之中有怪物。话说两位渔民在海河中捕鱼,瘦长的那位在海河划船,矮胖的那位慢慢将渔网收起,出了满头大汗,却怎么也拽不起渔网来。瘦长渔民来帮忙,两个人使出吃奶的力气,渔网破裂了,一片黑色的巨大阴影向下急坠而去,两个渔民都吓了一跳,赶紧划船,却觉着水下有东西,划不动船,感觉好像有什么东西在水下把船吸住了。矮胖渔民看见一大团像“鱼”似的黑影就在船下,正在缓缓地浮上水面。瘦长渔民咬着牙,胸口一提气,使劲划船,逃回了岸边。可后来,再也没有人见过那条“怪鱼”。“怪鱼”究竟到哪里去了呢,流传着一个说法,清河底部有个海眼,海眼通着大海,这“怪鱼”游回海里去了。
底下人不停地叫好,也有不明就里者问道:“是真的吗?”
周小森小声对赵品凡道:“宋朝话本盛行,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