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森正在发愁间,忽听柱子又问:“小森姐,你手里拿着个砂瓶,在院里已经逛了半天了,你找什么呢,是不是打水的地方?”周小森点点头:“是,我对院子里的环境不太熟悉,找了半天也没找到。”柱子指向院子东面:“那里有口井,从里面汲水就可以。你要是不会汲水,我早晨汲了水,就在木桶里,你打一砂瓶走即可。”
周小森打了一瓶水,高兴道:“谢了。”忽然想起什么,问柱子道:“老爷的书房在哪里?那日少爷让我给他去取本书,但是我没找到地方。”
柱子指指北面:“你从后厨出去,一直往左走,过了老爷太太的卧房,旁边有间偏房,就是老爷的书房,也难怪,老爷的书房没有匾额,所以你找不到。”周小森高兴道:“谢了。”她告别了柯大叔和柱子,朝苏洵的书房走去,一路上左顾右盼,观察苏管家是不是在跟着自己。好在大家都很忙,没有人注意她。
周小森对自己说:“要镇定。”忽然听到清脆的一声响动,是自己手腕上的东西碰到了砂瓶,她抬起手腕看了一看,看到苏苏送个她的手链,一根红绳上串着两个金色的小铃铛,刚才就是一个小铃铛碰到了砂瓶,发出了响声。
周小森想:好在这个东西还戴在手腕上,它应该是我身上最值钱的东西了吧,万不得已的时候可以送给苏管家,买通他,不要让他再针对我。可是这样做的话就太对不起苏苏了。算了,钱财身外事,还是顺利回去比较重要。手链可以再买的,下次买两条,一根送给苏苏,一根自己戴,然后向她道歉。
苏洵的书房到了,周小森查看了一下周围环境,觉得晚上来比较好。可是她又怵头晚上出来,心想晚上会有护院巡逻的,也很危险。而且黑灯瞎火的,自己对书房的内部结构不熟悉,也很危险。
她又四顾,见无人,伸手去推苏洵书房的门,房门没有锁,周小森走进书房,关上门,开始寻找虫洞。书房中非常昏暗,高大的书架上全是密密麻麻的书籍,周小森轻轻一走动,便是扑面而来的尘飞土扬。
周小森仔细寻找了一圈,没有发现虫洞。她长叹一声:“这可如何是好?”
t城9号别墅,赵品凡怅然若失,自周小森失踪以来,他每天都要来一次这里,但这里除了一成不变的宁静之外,一无所有。
赵品凡走上二楼,凝视着窗外的阳光。阳光把屋子里的灰尘都映照得清清楚楚,那些飞舞在半空的灰尘集结成筒状,形状看起来非常是像是一条长长的隧道,让赵品凡感到一阵阵的晕眩。
房子里静极了,赵品凡忽然听到一声叹息:“这可如何是好?”
他浑身的寒毛都竖了起来,这是小森的声音,而且是从衣柜里传出来的。虽然带着木板*的嗡嗡声,但听起来是那么的清晰,就如同在他耳畔诉说一样。
赵品凡赶快打开衣柜,拿了手电,仔细搜查。但是柜子里除了那些旧东西,什么都没有。赵品凡绝望的坐在了床上。周小森在苏洵的房间里什么也没找到,拿了砂瓶,开门准备离开,当她打开大门的那一刹那,发现苏管家带了五六名家丁,每个人都手持大棒,正气势汹汹的望着自己。
苏管家狞笑道:“还说你不是冲着老爷的书房来的,我倒要看你嘴硬到什么时候?现在人赃并获,给我搜。”
周小森展开胳膊,大声道:“什么人赃并获?我人虽然在这里,但我什么都没有拿,我只是来帮少爷找书的。说没有找到,所以我两手空空。如果这都算偷的话,那就是你们在故意栽赃陷害我。”
苏管家冷笑道:“我就知道你伶牙俐齿,很会给自己找借口。早就防着你呢,刚才我打来这儿之前就问过大少爷了,他说他也不知道你干什么去了。我看你这次如何狡辩?再说了,你说什么都没拿就没拿吗?来人,给我搜。”
周小森后退几步,大声道:“你们可别乱来,要搜也得叫个女人来搜。”
苏管家说:“也罢,先把她关到柴房里去。”
周小森说:“等等,我要见大少爷。”
苏管家嘴角露出轻蔑一笑:“你倒是想了个美,夫人和少爷那里,我自会禀报,来人,把她绑起来,赶紧关到柴房去。如果她什么都不说,就不让她吃饭。”
周小森被两个家丁五花大绑,扔进了柴房。
一个仆妇来了,搜查了一番,没有找到什么,却扯下了她的金手链,周小森反抗道:“这是我自己的东西。”
那个恶狠狠的仆妇说:“这可未必,我去问问太太和小姐的丫鬟。”然后把小铃铛放在她的嘴里使劲一咬,差点崩掉了她的牙。
恶仆妇说:“倒是真金的,你这穷丫头,身上会有这东西?肯定在撒谎,不知是从哪里偷的。”周小森大喊:“你胡说,冤枉人。”恶仆妇嚣张道:“冤枉就冤枉你了,你能怎么样?”说着拿走了周小森的金手链。
周小森苦于被绑着,挣扎不起来,没法抢回自己的金手链,眼睁睁看着那个泼妇离开了柴房。
周小森心想:自己还是太大意了,上了苏瑞的当。怕只怕他根本不告诉苏轼,他把自己关在了这里,只说自己又去苏洵的书房里偷东西,把自己撵了出去。而让自己在这里自生自灭,如果是这样的话,苏轼也不会找自己了,这可该怎么办?得想办法通知苏轼。可是自己被绑得这样紧,站都站不起来,又怎么给外面发消息?她越想越懊恼沮丧,难道天要亡我?我该怎么办?品凡、妈妈、小林、周游,你们谁来救救我呀?
周小森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就这样一直熬到了傍晚,果然没有人来救她。甚至一滴水一粒米都没有人送来,她奄奄一息、口干舌燥。看到半轮月亮爬到了柴房高高的窗户上,周小森想:这个时代,离苏轼做《水调歌头》恐怕还有二十几年呢?我肯定是等不到那一天了,也不一定有机会再见得到品凡他们了。
想到这里,为了壮胆和解闷,断断续续地背起了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