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宅屋 > 古言 > 躺赢的阿玄 > 封民
  江水翻滚怒号, 一艘大船横亘其中, 许久不曾前进。
  王道姝蹲在船头, 和崔鹞一起数钓上来的鱼。
  崔鹞指着一条身上泛着土黄色鱼问道:“阿玄, 这是什么鱼呀?”
  王道姝正待回答, 一旁的船娘笑道:“这是黄颡鱼, 我们南方才有的。小娘子可真厉害, 钓了这么多上来,这鱼没有刺,肉又紧实, 我们这边的人都喜欢吃。”她以为王道姝她们都不识得这种鱼。
  丰乡县跟王道姝她们先前住的长寿是挨着的,从汉水坐船下去没多久。这个船娘常年行走水上,是王道姝她们专门请来带路、讲述风土人情的人。
  “前几天的饭食里面经常有黄颡鱼呀, 你竟然没注意到?”王道姝惊讶的看着崔鹞。
  崔鹞挠挠头, “我还真没太注意呢,只感觉好像没有小刺, 很好吃的样子。”
  崔令缓缓走出船舱, 笑道:“这么大的太阳, 你们两个还在外面, 帷帽也不戴一个。快进来, 要不了多久就到了。”
  崔震还在忙着, 抽不开身,便派了王沁和崔令陪着王道姝两人去丰乡玩。崔令一个二十出头的人,要是连妹妹都照顾不好, 崔震肯定觉得他要废了。
  王道姝不打算给表兄添麻烦, 乖乖点头,同崔鹞一人一边,拎着鱼篓进去了。
  不光她的食邑在那,她名下的地也在那,认真的对崔鹞说:“我在丰乡有好几顷地呢,我带你去看。”
  “几顷是多少?”崔鹞不太理解这个概念。
  王道姝搜刮了一番脑内的知识,“我有四顷,就是四百亩的意思。”
  “四百亩又是多少?”崔鹞锲而不舍的追问。
  王道姝语塞了,在心里换算了许久,不确定道:“大概就是,把宫城分成二三十份,有其中一份那么大吧,我们到时候一起去看看就知道了。”
  崔鹞点点头,她只路过过田地,还没有亲自去里面瞧过呢。
  因王道姝在丰乡有食邑、有土地、有佃农,故而她在这里也有一处稍大些的宅院。这里土地肥沃,正因为这个,人也多,导致人均土地并不多,她也不好意思占太大的地方建房子,总想着能多留一些地出来,种点菜也好。
  宅院的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见到主家,由管事领着远远地拜见王道姝,她也一人赏了一些钱。让她给钱她倒是不吝啬,但是一人也就一点,再多了就没有了。人本来就多,还让她多给,不得让她破产?何况她也不想给自己家的人养成宫里、或者一些人家的刁奴那样,不另外给钱就不肯干活。
  她从前去郭跃娘家玩,见她想吃个糕点,让婢女去传话的时候竟然还送了许多钱过去,着实令她大开眼界。
  王道姝坐在上首,轻饮一口茶,淡声道:“让庄户们都来见我吧。”崔意华为了培养她管事的能力,庄子里的管事每两年就会去长安见她一次,恰好她今年要来,便没有让他们去。
  管事急忙命人去通传,又赔笑道:“娘子,还有没有别的吩咐呢?”他从前就见过这个主子一次,还摸不太准对方的性情。京中贵人他虽没见过,听也听过不少,都是目下无尘的脾性。不过见她对庄户佃农还有附近的民众向来大方,估摸着是个和善的。
  “暂时没有,你去让人准备水吧,我们这会要洗漱了。”她又指指红狸,“这是我的婢子红狸,她等会跟你一起去,你有什么事就跟她商量。”王道姝不喜欢让不认识的人碰自己贴身的东西。
  管事领命退下了,心里忐忑不已。他听说有些高门主家的贴身婢女,比寻常人家的姑娘还要娇贵,也不知这红狸姑娘是个什么性情。
  打发走了管事,王道姝起身对崔鹞道:“我去睡个午觉,你要不要也睡一个?等会可以陪我一起见佃农们。”她预备着睡一小会起来洗澡,庄头们估计也刚好到了。
  “好,我也去睡一会。”崔鹞回了自己在旁边的小院里。
  崔令和王沁也笑着告辞,他们倒是不困,准备直接回去等着洗漱,然后再来看看妹妹是怎么管理佃农的。
  他们三人这一觉睡了许久,睡到王道姝已经接见完了佃农,并且吩咐好了晡食才起来。
  三人瞬间愧疚了,居然让最小的孩子来照顾他们,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尤其是崔令,作为最大的、又结了婚的那个,更是觉得自己有违祖父、姑父姑母和叔叔叔母的托付,根本没有照料弟妹。
  几个年轻人,便不讲究食不言的规矩,用饭时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天。厅堂足够安静,四人虽坐的远,说话也不必刻意提高音调。
  王道姝戳了戳自己钓上来的黄颡鱼,轻声道:“阿兄,我明天想去看看我食户的情况。”她两百食户里头,许多都是大户。
  “好,那我们骑马去?”王沁笑着问道。他们本来就是陪她来看看,顺带玩一玩,现在自然是听她的意见了。
  崔鹞第一个响应,“我觉得非常好!”虽然她马术没有很好,可是她有一颗想把马骑好的心!
  王道姝笑眯眯地听着,她的那些食户住的离这里都不远,她预备着早睡早起,趁着太阳还不大的时候就去,这样不会被晒成炭。
  “我们悄悄地去,不要告诉别人。”王道姝不忘叮嘱三人。她就是想去了解一下这里人的真实情况,来这都是偷偷来的,以免县令里正等人知道了,提前防备着。
  时值盛夏,田野中种满了碧绿的稻谷,随着风声沙沙作响。
  王道姝领着人,骑马从旁飞驰而过,看到地里的稻子,还下马看了看,她转头问道:“这稻田里的水是从哪引来的?”
  管事上前回道:“这边有一条挖出来的汉水支流,就是从那条河里引的水。”听到王道姝的问话,他很有些吃惊。本以为这些贵人都是完全不懂农桑的,没想到她这样小的年纪,竟然还知道这些?
  王道姝点点头,重新上马,向着自己食户的住宅而去。
  有些农人起得早,已经在地里干活了,看到这么多衣着华贵的人骑着马出现在这个小地方,身后还跟着无数仆从,纷纷怀疑自己一时眼花,看错了。农人们对视一眼,嗤笑一声,贵人怎么会来这种地方呢?
  一路疾驰,没多少功夫就到了王道姝食户所在的几个村落。她现在无比庆幸选择了骑马来,这道路,车还真不好行驶。王道姝低头看看自己因为骑马而沾染了无数尘土的靴子,颇有些惋惜。
  王道姝先让几个管事的人去找了当地的里正,表明身份。
  管事时常来往这里,当地人也知道他是阳夏县君的人,而他们都是封给阳夏县君的食户。
  里正听说阳夏县君亲自来了,吓得魂都飞了大半,飞速跟着管事来见王道姝。
  王道姝已经让人在原地搭了帷幔,开始饮茶,“我也没别的事,就想问问你们这里的情况而已。”
  里正连连点头,阳夏县君对他们这些食户一向不错,现在她来了,他也乐得好好招待。
  王道姝捡了一些重要的问题问里正,他也都一一答了。里正会说官话,不过说的不太好,幸好这里的语言和官话差不太多,除了一些词语难以理解,王道姝大致都听懂了。
  “走吧,带我去这些人家看看。”王道姝微微笑着起身,里正只能告诉她一些信息,有些东西还要亲自去问才知道。
  这个里正管理的人全都是王道姝的食户,也是她食户最多的地方。她又是人马又是帷幔,这样大的阵仗,早就惊动了附近的民众,他们不敢近前,远远的围观着。
  王道姝四下看了看,选了一家看起来是这里中等条件的人家。里正先行进屋介绍了一番王道姝,当地稍微懂一点的人都知道自己是阳夏县君的封民,咋然听到阳夏县君要进来,都以为自己听错了。直到里正再三肯定,那管事也来确认,再联想到刚才那阵势和里正管事毕恭毕敬的态度,他们才信了。
  这户人家共有十一口人,一位老妇人,她的两个儿子并儿媳,两个儿子又各有两儿一女。她的儿子儿媳和两个大点的孙子都去田里了,留她在家照顾四个小的。
  王道姝平时对封民不错,逢年过节都会送些东西,很得附近其他民众的羡慕。现下她亲至,老妇人喜的不知说些什么。
  王道姝先捡了些不痛不痒的事问了,那老妇人陪坐在一旁,细细答了。她说的是方言,王道姝能听懂大致,剩下的便让管事翻译。
  问了许久,王道姝也没发现有什么异常,在脑子里又过了一遍先前列的条例,最后问道:“那你们租税是怎么收的啊?”
  气氛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安静中,老妇人没有说话,王道姝又看向里正,里正尬笑了几声。想了想,觉得这个还是应该由老妇人自己答,重复了一遍。她说的太过官方,老妇人显然听不太懂,管事又掰碎跟老妇人说。
  里正抹了抹额头根本不存在的汗,暗自庆幸。
  他的心情一直很忐忑,又想阳夏县君问,又怕她问自己。现在她问了出来,且不是问的自己,正合了里正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