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宅屋 > 穿越重生 >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 第748节
  这侄子一语双关,是指皇上,也是指宋福生。
  老夫人还和秦嬷嬷犟,多想了不是?咱府中,就这么几个人,哪有什么规矩。再说,规矩不是人定的?主子只要不喜,规矩就可以改,有什么可学的。
  秦嬷嬷很高兴老夫人犟这些,这说明病好啦。
  闻言道:“可能是担心去宫里,怕有些场合失礼。”
  都没敢打比方说去别府,怕老夫人又犟:“去别府,去就已经很好了,还敢让我孙媳讲规矩,谁?你说个人名我听听,谁那么缺心眼。”
  那秦嬷嬷真没法回答。
  除了皇亲,其他府胆敢让王妃讲那些零碎规矩的,那确实脑子被驴踢了,那情商是有多低。
  “我盼着珉瑞再过月余回来就行,”没一会儿,老夫人又自言自语道。
  在那里多呆,说明处的好,多呆才好呢。
  可从这话里也能听出来,她想孙儿啦,却嘴硬,“我不急,愿意呆在那里就多玩几日。”
  “呵呵呵,”秦嬷嬷给老夫人扇着扇子笑了。
  惹的老夫人假装一板脸:“没规矩。”竟敢当本宫面前笑。
  这时候,她又讲起规矩了,老小孩儿,小小孩儿。
  老夫人现在是,有时候心情越好越任性。
  ……
  杨明远快走到家时,脚步忽然踌躇起来。
  从他归来述职,就有听说陆将军被封王,陆将军被指婚。
  多多少少有听闻,指婚对象是宋知府的女儿宋茯苓。
  就是不知这指婚圣旨,为何会迟迟不对外公开。
  所以说,当真的公开之时,他早先是有心理准确的。
  只是,说实话,一日没贴,他曾抱有奢望,宋知府万一也拒绝了煜亲王呢。
  别人是万万干不出这种事的,可他知道,宋叔是有几丝这种可能。
  结果,没拒绝。
  今日,他状态很不好,皇上可能也看出来了,以为他是好久没休息连番赶路累的。命他早退。
  但实际上,他不累,只是没了做事心思,只想早退,想特意去亲眼看看那指婚喜榜。
  当亲眼见到,望着宋茯苓的名字,杨明远站在榜下,苦涩的一笑。
  他被拒绝归来,还抱着想办法再争取争取的心思。
  反思自己哪里还能努力。
  如若他是各方面有不被宋叔满意的地方,那么他再使使劲,和宋叔,和茯苓缩短距离。
  却不想,再没有机会为自己争取,从此再也无法靠近她。
  他还在原地,她却已飞上天际,成了亲王妃。
  自从进了翰林院,不,是自从科举,认识宋叔和茯苓后,他从来没有过懈怠的时光,只有不断向前,闷头努力的劲头。
  唯有从得知这事儿后,就像是泄了那口气,忽然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
  怨吗?
  怨。
  杨明远怨自己。
  本质上还是那个脆弱经不起风浪的小小鸟。
  还是那个曾在奉天点心店,忍着难堪,为那点可怜的自尊,求娘给他留脸别退那二两钱的小子。
  还是那个怎么努力,都对茯苓望尘莫及的穷小子。
  从头至尾,永远也不曾配得起。
  杨明远自己的心情已经糟糕透顶,此时到了家门口,更是不想进去。
  因为那贴出来,就代表家人都知道了。
  “儿,儿那事是真的吗?我听老百姓都在讨论。”杨母听到动静就迎了上来,仰头问儿子道。
  这边杨母才说完话,杨明远的大嫂就从屋里出来了。
  “那不是真的还能是假的,不要命啦,拿这种事撒谎。
  不是我说你啊小叔,你还是太年轻,咱家人也是太实在了,庄户人家出身,心眼子不如人家那像筛子似的漏眼多,人家说啥咱信啥。
  哎呦,还信着人品。
  那玩意当吃还是当喝?
  这年月,哪有不嫌贫爱富的,你还寻思人家难为你,回头你三顾茅庐呢,看明白没?八顾也白搭!
  人家早就攀上高枝了,能看上咱这小官家吗?”
  杨母摆着手轰撵大儿媳,“进屋去,有你啥事儿。”
  这话可真是戳到杨大嫂的心了。
  本来以前她就在忍。
  那贵妃的妹妹,相中小叔子了,小叔子没同意,她就憋气。
  咋的,那样的都不要,你要找公主哇?你一个以前吃咸菜都不敢多吃的出身,找个那样的就够祖坟冒青烟的。
  那时候,她忍,纯忍。
  这不是也寻思,那贵妃的妹妹右腿从出生就不好,有点儿跛脚,虽但不是有个宋家女儿支撑吗,即使比贵妃娘家官小势小,但方方面面综合起来,也考虑小叔子看上了,一根筋,咱宁可找那官小的宋知府,找那顺心的也行。
  结果怎么样,竹篮子打水,全都空了,一个也没网住。
  杨大嫂掐腰:
  “我凭啥不能说?没有俺两口子傻干傻干的,能有小叔子今天?
  那时候俺们知道小叔子能出息有今日不?
  俺这嘴是碎叨,但也没耽误在吃不饱喝不饱的年月供他呀。
  娘,你不用瞪我,你出去打听打听去,一个个唱的比说的还好听,实际上有几个儿媳能做到在那么难的日子,做嫂子就算嘴坏也咬牙供小叔子的?
  俺们两口子是傻吗?就这个是宝,我们是草,种地累断腰。他念书。换别家你试试。稍稍坏心眼,就将小叔那个累赘丢了。
  说一千道一万,我们不是傻,我这嘴再坏,不就是拿当自己亲弟弟待了嘛。
  这时候,他求亲让人耍了,我凭啥不能说几句。
  娘,你还给人求爷爷告奶奶写信,就差去那磕头啦,又怎么样?”
  她那时候,婆婆上门求亲就给背去半袋粮。
  杨大嫂都快要气死了。
  最气宋福生势利眼。
  第八百六十一章 苦行僧(两章合一)
  大儿媳一提明远是宝,大儿是草,杨母心虚的同时还很扎心。
  她也想供两个儿子都读书的。
  孩儿他们爹活着时,大儿是认字的。
  她家可不止是明远被私塾先生经常夸奖是读书的好苗子,大儿子小时候也常常被夸奖。
  可是,家里这顶梁柱突然没了,她一个女人家拉拔俩小子,没有什么她能抛头露面干的活计。别说她本来就没什么本事,就是有,人家也不要女的,又没一把子力气。
  要啥没啥,让她拿什么一气儿供俩?
  要依着她心里的真实想法,最苦那阵,熬不下去了,她有动过一个都不想供的心思。
  就该家里啥条件干啥样的事儿。
  咱穷苦人,认命了。
  但大儿说,娘,你忘记爹临死前嘱咐的,唯有读书才能有出息?要不然即便将来子孙满堂,也都各个还是种地的,杨家子孙一代代仍是过这苦日子。
  大儿就说,娘,我和你一起供弟弟。
  大儿为他爹那遗言,玩了命的干活,种地时节忙种地,累的小小年纪驼背,农闲时还要长工短工扛大包出苦力,为挣几个铜板,让人打过骂过,啥活都干过。
  是亏了老大。
  年头一长,甚至连她做娘的,都习惯性的处处委屈大儿和大孙子,凡是好的先可明远。
  这不是想着,已然为明远吃那么多苦,啥事儿要可一头,哪有两全其美的,总是要将一头供出名堂。
  按理心虚,被大儿媳说话噎住,此时,杨母气势应该不足。
  可是当娘的,不想承认拿大儿当草,拿小儿当宝的事实,不完全是为面子,或许还有做母亲一碗水没端平的痛。
  都是她生的,她又没生多,哪个不想疼,用你做儿媳妇揭短?
  真想来揭开这伤疤和短处,也该是她生的儿子。
  “你自己都知晓你嘴碎叨,还嘚不嘚,没完没了,给我滚屋去!最上火的是明远,用你说这些添堵?”
  杨大嫂不但没进屋,而且一手叉腰,一手指着杨明远和杨母方向大声道:
  “我是为添堵?我这是为他好。
  一说小叔些什么,这个拦着,那个护着。
  我这个做嫂子再任由你们这样下去,咱全家人被人当傻子。
  小叔,你不用不吱声,这点事儿看明白没?
  别看你读书多,你真不如嫂子看的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