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宅屋 > 穿越重生 > 小豆蔻 > 第86节
  她才不是要害佳贵人的胎,七个月,胎都已经成型了,若此时佳贵人来个难产而亡,那生下的皇子或是公主必要寻一位养母,试问这后宫之中,又有谁比她这痛失龙胎再也无法生养的高位嫔妃来得更为合适?
  膝下再添一位皇嗣,贵妃之位就近在咫尺。若是位皇子就更好了,佳贵人出身陇西杜家,为扶皇子,她不愁拉不拢杜家做她身后靠山,如此一来,她的父兄也有了更为强劲的助力。
  这般好的算计筹谋,却偏偏要织与了兰妃,想想,也真是讽刺。
  兰妃起身,平静地看了她一眼,什么话都没说。
  -
  亥初,佳贵人产下一位小皇子,自己却因失血过多昏迷不醒。太医称佳贵人血崩之势已然损身,即便是醒了也撑不了多少时日。
  成康帝闻言,沉默良久,着即下旨晋佳贵人为佳嫔,连跃两级。
  淑妃被带回栖云宫严加看守听候发落,柔嫔则是连句辩解的机会都没落着,便被打发去了冷宫。
  正月十五的圆月高悬,清冷明亮,显江上应是正在燃放烟火,两岸又是“一夜鱼龙舞”的灯火盛景,而这深宫之中,却冷寂得紧。
  出了如烟阁,明檀站在台阶上,很轻地说了声:“多谢。”
  兰妃站在她旁边,声音淡而飘渺:“不用,我只是…实话实说而已。”
  她不能承认她心悦江启之,从前不能,现在不能,以后不能,对谁都不能。
  她犯不起一念之差的清高,那一念之差,会毁了自己,毁了家族,也可能会毁了江启之。代价太沉重,她承受不起。
  终究,她也只是一介俗人罢了。
  淑妃以为她赢了,可只有她知晓,在自己心悦之人面前对其他男人违心诉衷肠,到底是一件多么难受的事。更可悲的是,她会如此这般,难受一生。
  许是难受着难受着,从今往后也能慢慢习惯吧,总归也从未是彼此的良人。
  -
  宫门已经落钥,今夜注定留宿宫中。
  明檀与江绪缓步走往暂歇的华音楼,途中,她问及许多从前不知之事。譬如行贿名册与淑妃有什么关系,又譬如他是何时发现淑妃这孕怀得另有门道。
  得知勤政殿的内侍是章皇后查出来的,明檀又是一阵愕然。
  皇后?这里头竟还有皇后的手笔?
  那如此说来,皇后也早就知晓淑妃假孕一事了?可皇后从头到尾都未沾半分,就连今夜事发,她也是守在佳贵人的屋中……
  想到这儿,明檀恍然――
  这就是皇后的高明之处了,她是母仪天下为人表率的皇后,很多时候她什么都不用做,只需要将自己从纷争里摘出来,避开皇上可能面临的难堪时刻,便永远都会是大显人人称颂、皇上也无比认同的贤德仁后。完美,无可挑剔。
  只不过今夜听了淑妃所言,她莫名有些感慨,又莫名有些好奇,从来都无可挑剔的皇后娘娘,会否也曾有过少年意动的时刻?
  可惜,她无从知晓,且就算是曾经有,如今应也不会再有了。
  明檀看着清冷月色,忍不住小声道:“这样算来,皇上辜负了好多女子啊。”
  “你情我愿,何谈辜负。”江绪并未如她有所触动,还妄图纠正她,“后宫本是朝堂家族之间的制衡交换,如若不愿,皇上并不会逼她们入宫。世上之事,有得必有失,既要家族荣宠,又要帝心如一,话本都不敢如此作写。进宫之日她们便该想到,一国之君,不可能终日耽于情爱。”
  明檀默了默,道理她都懂,可她还是忍不住小声驳道:“话本敢呢,我都看过好几本。”
  “……”
  “你看的话本自是与众不同,什么都敢,不是还敢写一夜要七回水么。”
  “……?”
  明檀瞪直了眼,忽然炸毛!
  第九十五章
  今夜宫中众人注定难眠,明檀也没睡好。
  次日一早,天蒙蒙亮,明檀便拉着江绪,在宫门开时悄然离了宫。这宫里乱作一团,好不容易将自个儿摘出来,她是万万不愿再往里掺和了。
  没过几日,宫中传出消息,佳嫔薨了。
  皇上下旨,佳嫔诞育皇嗣有功,特允以妃礼厚葬。
  她生了小皇子,走之前连升至嫔,还以妃礼厚葬,杜家自然没什么不满,甚至还想借着这荣光,给她庶兄谋个礼部的职缺,圣上不喜这作态,然为补偿杜家,还是允了。
  明檀听江绪这般说起,心中很不是滋味。
  身世再好又如何,被送进宫,就注定只是用来交换利益的棋子,利益既已到手,人死人活,对家族来说似乎也没那么重要了。
  至于佳嫔生下来的小皇子,皇上似乎有意记到兰妃名下。
  这倒是件好事,兰妃性子素来清冷,不大与人结交,养位小皇子,怎么也能排遣几分深宫寂寞,且小皇子有高位母妃,在宫中的日子也会好过许多。
  作为所有事情的始作俑者,淑妃自然没什么好下场。她先是被囚于栖云宫不得出,后又有贴身婢女主动寻至皇后宫中,交代了她这些年对其他妃嫔皇嗣做过的阴损事儿。
  别看淑妃平日不争不抢,惯以温婉贤淑模样示人,这些年宫里头出的大事小事,竟多半都有她的手笔。
  皇后一一查来呈禀,成康帝越听,面色越是沉得滴水。他从来不知,素日良善的枕边人,竟能狠毒至此!
  他原本念着往昔情分,只打算将其贬为美人,打入冷宫,可如今看来,仅是这般也太便宜她了。
  “这毒妇,万死亦不足惜!”成康帝拍桌起身,“来人,传旨,淑妃戕害妃嫔,谋害皇嗣,祸乱后宫,作恶多端!即日起褫夺封号,贬为庶人,赐白绫一条,以恕己身之罪!”
  淑妃似乎早就料到会有这一结果,白绫赐到时,她极为平静地屏退左右。
  半刻后,屋中传出凳子倒地声,内侍再推门进去,她闭着眼,已没了气息。
  淑妃被赐死,早先因她有孕一直无恙的父兄自然也难逃其责,那受贿名册上的一个个追究过去,尤以她父兄获罪最重,免职抄家,流放边疆,子孙三代不得归京。
  此间事毕,见识了帝王之怒,宫中总算消停了阵,宫妃们循规蹈矩安守本分,连偶遇邀宠等事都许久未生。
  宫中消停,宫外就也安生,明檀乐得多日不必入宫,闲来无事,陪周静婉一道绣了绣嫁妆。
  这出正月,周静婉与陆停的婚事便要提上日程了。
  按理说,成婚前男女是不该见的,可陆停惯不是个讲究人,正月里头就往周府拜年拜了三趟。
  周静婉无法,只得在府中假装与他偶遇了回,省得他见不着人还得再来第四第五趟,到时传出去,可真是要笑死人了。
  听了周静婉埋怨,白敏敏在一旁给她们理着丝线,调侃道:“你可别得了便宜还卖乖了,谁不晓得陆殿帅为了娶周大才女,京中书斋书局翻了个遍,什么古籍古画都给买了回去,就连人家镇店之宝都不放过。”
  明檀也不忘一唱一和揶揄:“何止京中的书斋书局啊,就连宫中的藏书阁也被陆殿帅打劫了回,上回进宫,皇上还与我家夫君说……是这样说的,咳咳!”
  她停下针清了清嗓,学起了成康帝的语气:“这陆停可真不客气,朕让他去藏书阁随便挑,他还真挑起来了,自个儿挑还不够,还问内侍哪些比较珍稀!”
  “真有此事?”
  “这还有假。”
  “不行了,笑死人了,陆殿帅怎的这般有趣!”白敏敏捂着肚子笑个的不停。
  明檀也掩唇,跟着她笑作一团。
  其实她这模仿也没夸张,只不过她还省了最为要紧的一句。
  成康帝当时郁闷完,还犹疑地望了眼江绪:“他这该不会是和你学的吧?”
  她当时在一旁听了,臊得差点没找条地缝给钻进去。
  周静婉本就面皮薄,这会儿被两人说得脸颊通红,也臊得就差找条地缝钻进去了。
  她羞恼着,不知想到什么,忽而又轻声慢语起来,还将话题转移到了白敏敏身上:“你还有功夫说我,连条手帕都绣不好,以后要皇后娘娘如何看你!”
  “我又不是要嫁给皇后娘娘,况且皇后娘娘说,就是喜欢我开朗活泼,这不是很好吗?”白敏敏大言不惭,“还有章怀玉,哪里值得我给他绣手帕!”
  周静婉一直拿眼瞧她,闻言忽地一笑,语气也倏然变得揶揄:“瞧瞧,谁成天嚷着章世子不如舒二公子品貌过人,不想嫁给章世子来着?连皇后娘娘喜不喜欢、要不要给章世子绣手帕都考虑上了,可见某人真真是心口不一!”
  白敏敏顿了瞬,这才反应过来自个儿被套话了。
  她放下手中丝线,去挠周静婉细嫩的脖颈:“好啊周静婉,这还没嫁人呢,怎的就会套话了?定是陆停那厮给你带坏了!”
  周静婉怕挠,却知白敏敏也怕挠,忙伸手反击。
  明檀乐得在一旁看她俩互挠,时不时帮白敏敏一句,又附和周静婉一句。挑事挑得正欢,两人不知怎的反应过来,冷不丁一齐将矛头对准她,翻起了她当初成婚前干过的糗事儿,还一起上手挠她,她自作孽,自是被挠得连声告饶。
  -
  十五一过,很快就出了正月。
  宫中之事虽已平息,然这上元宫乱见血,终归不是什么好兆头。
  方出正月,钦天监监正便向成康帝急禀星象,说是近日观星,南方星宿频频异动,先是有客星入东井,后又有陨星如雨,倾落南方。
  监正躬身提醒道:“陛下,常星二十八宿,乃人君之象,众星,乃万民之象,众星陨坠,恐民失其所啊。”
  南方。
  成康帝皱眉思忖。
  可还没等他思忖出个所以然,禹州竟也传来消息,说是近日引川道人出没于禹西地区,与人交谈时,下一谶言曰:“海龙王出世,巫以玉事神,祸也。”
  这引川道人与云偃大师一样,都是高宗时期的能人,高宗曾称其“知虑绝人,遇事能前知”。
  他云游四方,隐世多年,自高宗崩后再未出过谶言,如今此谶,饶是成康帝不信鬼神,也不得不重视几分。
  当夜,成康帝急召江绪入宫。
  江绪道:“引川道人并非故弄玄虚之宵小辈,高宗时曾预e河决堤、崇县蝗灾,还有南夷入关。”
  成康帝面色凝重地点了点头:“所以朕才找你来。”
  江绪走至御案前,与成康帝比肩而立,他提笔,在纸上行云书成略显繁复的“`”字,而后两人静默,半晌无言。
  巫以玉事神,这是指`(灵)。
  成康帝先前听钦天监说起南方,还在想,是不是正值开港之际的桐港要出什么事端,而今合上引川道人的谶言,才发觉要出事的,许是灵州。
  “海龙王出世,你觉得该作何解?”成康帝又问。
  江绪声音沉静:“海龙王出世,无非是灵州要反,海寇之乱,亦或是,海溢。”
  依目前情形来看,除非宿家失心疯,嫌日子过得太舒坦,否则不可能妄动。
  海寇之乱……高宗时有,然至前朝,灵州港已繁盛非常,海贸也已渐趋成熟,海寇极为少见,纵然有,也不过作乱三两回便被剿灭,成不了什么气候。
  所以若是海溢――
  成康帝沉默半晌,忽道:“朕倒宁愿是宿家要反,或是海寇侵袭。”
  海溢之难,绵延千里,尤其是灵州此等重地,死伤将以数百万计,百姓流离失所,诸灾频起,乱象必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