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一百二十五
  自那日从宫中请安回来,朱棣就住在了月中阁。
  又有应天府的贵女开始念叨,朱棣和徐琳琅一定是经不住人议论才住在了一起,其实啊,朱棣对徐琳琅,才没有什么感情。
  这话说的肆意了,传到应天府的老百姓耳朵里,应天府的老百姓不愿意了。
  这是什么胡话,燕王和燕王妃,郎才女貌,更是燕王殿下亲自求娶的燕王妃,他们两个的恩爱样子怎么可能是在给人做样子。
  应天府的老百姓不愿意了,把对燕王和燕王妃的祝福挂在嘴中。
  说起来,燕王倒是成了老百姓最熟悉的皇子。
  老百姓知道燕王殿下去金銮殿上阻止了让公主去和亲,并使得皇上立了旨,大明朝不和亲,如此硬气的举动,颇让老百姓自豪。
  我大明,就是比历朝历代都有骨气。
  老百姓们还知道燕王殿下再应天府赈灾,他对灾民冷暖颇为体恤,就算是赈灾,也不会让灾民失了体面。
  老百姓们还知道,燕王殿下几次上了北境战场,和燕王殿下上过战场的士兵们都说,燕王殿下,上了战场之后,从来都不要命,燕王殿下甚至还会为最普通的士兵打掩护,让那士兵先逃命。
  士兵们都说,在燕王殿下眼里,普通士兵的命和皇子的命一样值钱。
  燕王殿下不要命的在为大明抛头颅洒热血的杀敌,然而,他本可以·只发号施令,让普通的士兵去厮杀卖命。
  他偏偏每每都身先士卒,有他这样的带领,士气大振。
  燕王殿下如今才十六岁,若他再长大一些,想必我北境可安定下来。
  应天府的百姓,哪里能容得下有人说燕王和燕王妃的不好,他们说燕王夫妇压根儿不恩爱,百姓们偏偏就要夸燕王和燕王妃天作之合。
  如此一来,燕王夫妇在应天府愈发声名大噪。
  百姓们越是喜欢朱棣和徐琳琅,磙妃就越是觉得朱棣和徐琳琅碍眼。
  磙妃知道朱棣和徐琳琅迟早都要去北平就蕃的,可是就是眼前的这些日子,磙妃也不想消停。
  这个时候,不好好的磋磨这两个人,等到他们去了北平,可就磋磨不上了。
  想到朱棣和徐琳琅开开心心的去北平就蕃,磙妃就全身都不舒服起来。
  朱橚可是比朱棣强多了,凭什么应天府的百姓只夸朱棣。
  这日,又有消息传来,魏国公千里传书,向皇上上了奏折,若是燕王已经养好了伤,请燕王殿下奔赴北境,和他一鼓作气将瓦剌再驱往漠北以北。
  这次出站,不是御敌,而是将敌人从敌人的土地上驱逐的更远。
  若是将瓦剌驱逐的更远,那么可保北境五年安定。
  谁都能看的出,这次出站,是痛打落水狗,没什么危险。
  一时间,应天府的高门大户纷纷宠宠欲动,要把自家的世子跟着燕王殿下前往北境。
  这趟北境,既可建功立业,又无性命之忧,是绝好差事。
  皇上看了好些大臣的折子,最后只准了曹国公之子李景隆跟着朱棣前往北境御敌。
  人人都道曹国公世子李景隆饱读军书,皇上也想让他上战场见见真刀真枪,也好让他把他所学用活用通。
  磙妃也得了消息,知道这一趟是建功立业的好机会,磙妃也想让朱橚去北境。
  不能只有朱棣名声大噪,而自己的儿子却名不见经传。
  自己的儿子,一定会比朱棣更厉害。
  在这样的时候立了功建了业,便干系这前去就蕃的时候能带多少银钱。
  看如今朱棣立下的功绩和皇上对朱棣的态度就知道,朱棣去北京就蕃的时候,皇上一定会给他带比旁人多几倍的就蕃银子。
  而朱橚,很有可能会和旁人一样。
  朱棣的就蕃银子,怎么能比朱橚的更多。
  如此,最好就是让朱橚这次也跟着去北境。
  朱棣和朱橚的感情一向颇好,如果朱橚开口,朱棣是愿意把功勋分给他一些的。
  磙妃和朱橚说了让朱橚跟着朱棣去北境,朱橚很是高兴。
  从小到大,但凡有一点危险的事情,母妃都不会让他去做。
  然而,他毕竟是个男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朱橚的胸中涌起了一腔热血。
  磙妃笑笑,拉起朱橚的手:“这才对嘛,这次出征,没什么危险,还是博你父皇心的好机会。”
  “到时候,朱棣若是有了什么功劳,你和他商量商量,让他把这功劳让给你。”
  “若是他不同意,你就对他说,你只不过是想攒些功名,好多些就蕃银子。”
  朱橚皱了皱眉头:“在母妃心里,我自己就不能建立一番功名吗?”
  磙妃赶忙摇了摇头:“橚儿你这说的是什么话,你当然是要比那朱棣强上一千倍一万倍,只是,他到底是卑贱之躯,他能不要命,你能不要命吗。”
  朱橚不悦道:“既然上了战场,就要拼死杀敌,亲自建功立业,藏着躲着,最后却要问四哥要功名,算什么男子。”
  磙妃眼泪扑簌簌的就掉了下来:“儿子,战场上刀枪无眼,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你让母妃可怎么活,为了母后,你也不能冲在前面啊。”
  朱橚的拳头紧紧握紧:“在母妃心里,我本就是当不起事情的打不了仗的,这一次,我定然要让母妃知道,你的儿子,不是草包。”
  磙妃瞧着热血沸腾的朱橚,后了悔,若是这样,她就不去求皇上让朱橚上战场了。
  儿大不由娘,自己现在,是管不住朱橚了。
  磙妃道:“那我就去求你父皇,不让你上战场了。”
  朱橚看着磙妃:“父皇的旨意已经下来了,母妃是让我抗旨吗。”
  可当朱橚真的跟着朱棣去了北境,朱橚才发现,自己高估了自己。
  战场上,朱橚被朱棣救下好几回,战士们说,都是朱橚拖累了朱棣。
  去北境的时光,成了朱橚最昏暗的时光。
  此仗大胜,朱橚和朱棣班师回朝。
  朱橚声名愈盛。
  磙妃想到朱橚的郁郁不乐,以百善孝为先为名,逼着朱棣向皇上说自己立下的一些功绩实际上是朱橚立下的。
  朱棣也确实想让这个弟弟过的好一些,便向皇上如是说道。
  不想,朱元璋特地派人前去查验,知道朱棣和朱橚说了谎,要治二人欺君之罪。
  要剥夺二人皇子身份流放亳州。
  那正是朱元璋的家乡。
  如此消息,如一记惊雷,不仅震动了皇宫内苑,更震动了权贵高门和全大明的百姓。
  燕王立了大功,眼下只不过犯了小错,皇上何至于这般大怒。
  徐琳琅得了消息,很快明白其中意味。
  此事背后,牵扯甚多。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0-03-19 21:52:19~2020-03-20 22:03:5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那玩意 8瓶;纸上苍生软嘟嘟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26章 一百二十六
  让朱棣分些功勋给朱橚,便是磙妃提出来的,如今因为这个受了皇上的责罚,磙妃也只有夹起尾巴做人了。
  看皇上的震怒程度,让朱棣和朱橚回濠州老家的事情,是势在必行的事情了。
  磙妃知道,如今,便是不能再继续为难朱棣和徐琳琅了,等到去了濠州,还得朱棣照顾朱橚呢。
  故而,事发之后,磙妃对朱棣和徐琳琅很是客气。
  磙妃如此客气,徐琳琅却是深知,磙妃操作这件事情,也是撞在皇上的刀口上了。
  就算是没有这么一遭,皇上也会寻由头处置朱棣。
  这倒不是因为皇上觉得朱棣有什么问题或者是讨厌朱棣,相反却是因为,皇上是很认可朱棣的,甚至在这么多皇子中间,皇上对朱棣是最认可的,正是因为如此,皇上才要处置朱棣。
  如今,应天府的老百姓很是认可朱棣,甚至在整个大明老百姓心中,朱棣就是最为出色的皇子。
  皇上的耳目遍布整个大明,他不会没有得到消息,有很多百姓,暗自里,都希望燕王能够成为大明王朝的下一任帝王。
  朱元璋一路经历了多少风雨坎坷,多少次抛头颅洒热血才博得了大明的天下,他珍惜他的天下,他热爱他的王朝。
  尽管在他心里,不是不明白,朱棣才是这大明王朝最合适的继承者,可是自古立嫡就是规矩,若是不立嫡,多的是衍生出来冯骨肉相残,王朝动荡。
  所以,让朱棣当下一任帝王,尽管益处颇多,却也会带来无尽的烦恼。
  朱棣是能够坐稳这江山,可是这会给以后的子孙一个什么样的启迪呢,如此这般下去,往后的祖祖辈辈,兄弟之间,自出生起,就有战争。
  兄不友,弟不恭,任何乱子,都从内里起来的。
  何况,若是真有东宫失德的情况,立贤还是立长,自是可以从长计议,但是,太子仁德,从来没有过任何纰漏。
  就算朱棣当帝王,是最为合适的,可是太子又何尝不合适呢。
  尽管没有朱棣那番雄才大略,但是一眼可见,太子朱标日后,也绝对会是仁德之君。
  如此一来,便不必打那换储君的麻烦。
  只是一山不容二虎,大明老百姓对朱棣的拥护崇拜,是他的福也是他的祸。
  皇上去了朱棣的皇子身份,为的就是让大明王朝安稳。
  至于说朱橚,只能说是炮灰。
  lt;/divgt;
  lt;/div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