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小龙和伍薇生了个女儿,今年刚好一岁了。
小姑娘长得很秀气,乖巧和安静,现在和爸爸妈妈住在鹏市,夫妻俩请丈母娘过来帮忙带孩子,除了每个月给工资外,丈母娘一年也可以回两次京市,费用罗小龙全给包了。
要不是信不过别人,夫妻俩是不会千里迢迢的把人请过来的。
一个月得给二百五十块的工资,包吃住,连衣服鞋子什么的也全给包了。
这点小钱罗小龙和伍薇是不在乎的,只要伍母能把孩子照顾得尽心尽力就行。好在,伍母虽然开口问女儿女婿要工资,但还算是有良心的,把外孙女照顾得不错。
李友桂他们去鹏市时,就一块儿住进了罗小龙的家里。
罗小龙起了三层半的楼房,因为是自住,所以每层只有一个套房,三室两厅一卫,以及阳台。
除了一楼没有住人外,上面那两层就只有两个套房,第三层是放杂物的,还有半层的天台。
房间罗小龙早就给李友桂一家人准备好了,干净卫生,全是新东西呢。
罗浩和罗瀚很有哥哥的范儿,很是照顾小妹妹,兄弟俩还把在友谊商品买的进口洋娃娃和零食送给她。
罗咏梅小妹妹也很喜欢两个好看的大哥哥,跟在大哥哥们的屁股后面跑。
伍母早就知道李友桂一家子的身份,更知道女儿女婿能有今天,全是靠的人家,对他们一家人可客气讨好了。
罗小龙今年自己又连开了两家超市和一家服装店,生意也是很不错的,收入也十分的可观。
不过,他并不打算一辈子留在鹏市,将来还是要回京市的。
“大妹,你有空的话帮我留意一下,京市那边还有没有房子卖,我打算存点钱再买个房子。”
罗小龙这两年明显的感觉到了房产的价值,他羊城和鹏市也有两栋楼房出租,一栋房子的租金就等于别人一个月的工资了,两栋房子一个月就四百多块钱的收入,将来他干不动了,吃租金就够养活一家人了。
当了包租公之后,罗小龙深刻体会到了李友桂的想法了。
躺着都有钱收啊,这日子它能不美吗?!
李友桂:“我会给你打听的。”
就算这几年没有院子卖了,再过几年就有商品房卖了呀,只要大家把钱准备好就行。
突然间想到商品房,李友桂也就打算给同志们提个醒。
“要是以后这边有房子卖,人家开发的楼房,大家要是有钱的话,能买就买了吧。房子很保值的,再过几十年只赚不亏。”
她都提示到了这份上了,把握不住机会的只能说没有福气了。
罗小龙最听李友桂说的话了,赶紧把它记到了心里。
现在快餐香锅店,火锅店和炸鸡店的生意也越来越好,除了有多家分店外,快餐店都让所有加盟的同志们给承包了。
现在快餐香锅店的模式和从前不一样了,店里的厨师和所有员工都是当初掏钱加盟的同志在干活,而所有制做出来的快餐和香锅则让来打工的同志们送出去各处各地贩卖。
每组一辆手推车或者三轮车,锅碗什么的配套齐全,拉出去就可以卖饭了。
店里给大家伙批发价,一锅十斤的饭五块钱,一锅青菜五块钱,一锅炒肉菜十三块钱,一锅素香锅八块五,一锅肉素香锅十五块。
半天就可以把一车饭菜卖光光,快餐一荤一素含米饭一份一块二,素香锅和米饭一份九毛,肉素香锅和米饭一份也是一块三,素菜和米饭一份七毛。如果米饭不够吃就得加钱,一份一毛。
这样一车子的饭菜一个中午就可以卖一百份呢,赚个三四十块钱真不是问题。
只要往工地,或者干活多的人那里一推,真的根本就不愁卖。
而且,快餐香锅早就打出了名气,味道是不用说的,而且人家有店面在,干净又卫生,价格公道合理,人人都消费得起,不比自己开伙差多少了。
一天到晚在工地上累死累活的,谁也不想拖着疲惫的身体再回去做饭,家里有人给做饭还好,没人帮忙做饭,那直接买份快餐或者香锅来吃,也就比自己做一个月多那么十来二十块钱而已,既然差距不大,何必那么累死累活呢?!
罗小龙他们店里的堂食也是这个价格,不会订价得比批发给同志们的价格低,主要是保障他们的生意。
虽然把饭菜批发给了大家伙,赚的肯定要少一些,不过薄利多销,积少成多,就算是这样,一个月几家店加起来竟然也有上万元的利润呢,这还不包括火锅和炸鸡店。
火锅店的生意也是非常不错的,专门去川省找来的火锅配方,好吃还不贵,挣的钱一点也不比快餐香锅店少。
炸鸡店的生意更是火爆,三家店合起来一个月能赚上近两万呢。要不是罗小龙他们有罗霆跟羊城及鹏市这边的队伍打招呼,早就被人眼红的干掉了。
这么赚钱的生意,谁不想干?!也不是不想挤掉罗小龙他们的,小混混那些人是干不过队伍出身的这么多同志,也不敢和这么多人作对。其他人在插手后就被罗小龙报告给了这边的队伍,那些人在知道这些店背后的背景后,哪还敢动手啊?!
然后,炸鸡店和火锅店,快餐香锅店才得以安稳的把生意给做下来了。
现在同志们的收入是一年比一年好,分到手的分红和工资也越来越多,房子也起好了,不少同志就把家人给接过来了。这边的工作机会不仅多,收入还高,他们又有自己的房子,挣吃饭钱一点都不成问题。
李友桂一家人过来的时候,鹏市的同志们都知道了,纷纷送好东西过来。
他们现在的好日子全是嫂子给的,首长帮忙的,大家都感激得不行。
同时,他们也想再讨教些其他生意的主意,还想再多干些活儿,这就是尝到了做生意的甜头和好处了。
罗小龙也有这方面的意思,最近两年来,这边队伍上的同志也有些复员后到店里求职,他又不好拒绝,可店就这么大,同志又这么多,他也用不上这么多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