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宅屋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1991 > 第七百六十七章 又一个五百亿
  自当初赵笠以募捐的方式,给江南造船厂捐款了五百个亿,距离如今已经有三年时间了。
  如今三号船坞里,一艘巨舰的框架已经建立起来,就连舰岛都已经开始组装了,从高空俯视的话,你会发现,这艘巨船就好像已经完工了一样。
  事实上还远没到竣工的阶段,因为内部的动力系统还只在起步阶段。
  想要彻底完工下水海试,估摸着怎么也得再等个两三年才行。
  这一艘完全由华国船工们一力建造的巨船,哪怕在排水量和动力方面,都远远不能跟米国的比,但却承载着亿万国民的同一个大国梦。
  已经三年过去了,除了有些小道消息在市面上流传之外,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建造这艘巨船的计划,任何企图在这方面做文章的新闻媒体,都被严厉警告过了。
  不少军迷们,根据一些蛛丝马迹,其实已经大致猜出来了,但是很多人依旧不愿意相信,他们觉得,以华国如今的经济水平,根本就没有能力去承建如此巨大的军舰。
  更何况,华国一直以来,都没有相关技术的积累,他们也不是真要唱衰自家人,实在是因为自家人太了解自家人了,不抱希望,最后就不会失望。
  华国的广大军迷们,真的已经失望了太久太久了。
  因为是绝对机密的项目,哪怕是一些自称为内部人士的家伙,也至多只能了解个大概,知道江南造船厂正在秘密建造一艘巨船,但是具体情况,他们也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来的。
  军迷们的猜测也不算错,毕竟他们不是真正知道内幕的人,如果他们知道自家人手里,已经掌握了这种巨船的所有核心技术,那么他们就不会唱衰了,估计会跑到大街上去敲锣打鼓,恨不得告诉全世界,咱们华国人,也终于有这样的大船了。
  这艘大船从承建之初开始,就一直以001项目作为代号,不管是江南造船厂的负责人,还是相关部门的技术工程师,都从来不会跟其他人过多透露这方面的事情。
  每天在三号船坞这儿,除了那几百个电焊工和工程师之外,还会有那么几十号人,专门负责记录巨船的建造进度和各方面的数据。
  造船厂里忙得热火朝天,外头却没有多少人知道这件事,不得不说这些人的保密措施,确实做得真不错。
  这一天,刘姓老人带着几个人,按例来到现场督导工作,这三年来,他亲临现场的次数,已经超过了两百次,除了处理必要的公务之外,大多数时间他都是在江南造船厂度过的。
  已经上了年纪的他,身体却依旧硬朗得很,这三年过来,他丝毫不见衰老,反而给人一种越活越年轻的感觉。
  人一旦有了念想,就会想着多活几年,看着这艘巨船一点一点建造起来,距离海试的时日越来越短,刘姓老人感觉每天都好像过年一样,心里别提多得劲儿了。
  看过现场专家的报告之后,刘姓老人正准备登上巨船做一个例行的参观,但就在这个时候,他的警卫员忽然急匆匆的跑了过来,大老远的就朝他挥舞着手里的一份文件。
  自家的警卫员是很沉稳的,能让他如此失态,看来这份文件的分量不会轻了。
  从警卫员手里将文件拿过来,刘姓老人开始认真检阅起来,这还没看几行字呢的,旁人就能清晰的感受到他骤然加速的心跳。
  刘姓老人这幅样子,周围和他亲近的人都从来没有见过,所以大家都不敢出声打扰,哪怕刘姓老人已经将文件收起来,所有人都依旧不敢说话。
  “赵笠啊……”
  刘姓老人长叹一声,眼眶里已经有泪花在打转。
  周围的人都听到了他的这声叹息,大多数人一开始的猜测,大多都是关于上头某些敏感话题,但是他们却万万没想到,这居然又跟赵笠牵扯上了?
  那么这份加急文件上,到底都写了些什么东西呢?
  当初赵笠捐赠的五百个亿,有有一半左右,已经用在了制造这艘巨船上了,而剩下的一半的钱,刘姓老人原本是准备继续筹建第二艘的,但是他的建议都被上边驳回了。
  上头给的解释是,目前自己手里没有任何关于航母的相关建造经验,不宜操之过急,不妨等第一艘巨船造好再看看情况。
  而且作为有着海上堡垒之称的这种巨船,想要形成战斗力,就必须配备一个完整的编队才行,而且自己的舰载机都还没有研发出来,能顶个什么蛋用?
  光有大船而没有护卫舰队的话,跟一个移动的标靶有什么区别?
  刘姓老人也明白确实是自己有些激进了,后来就再也没有提过关于这方面的事情,原本他以为想要建造第二艘大船,起码得等到这第一艘海试之后才有可能了。
  但是,这才仅仅过去了三年的时间,第一艘巨船还没有完工,上边居然忽然就通过了自己当初的建议,这确实是刘姓老人一开始怎么都没想到的。
  之所以上边松口了,一方面是因为手里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积累,另一方面则是,管理财政那群家伙的手里,如今有钱了,而且数目还不少。
  那么钱是从哪儿来的呢,还是赵笠捐赠的,还是五百个亿,并且还是从他的私人账户里,直接通过央行转过来的,真金白银,不掺任何水分。
  并且这五百个亿,是赵笠明确说要用在舰船扩充上的,一分一毛都不能浪费在其他项目上,而且赵笠还指名了要让刘姓老人亲自来监督。
  有了钱,大家底气也就足了,原本一些暂时被搁置的项目,也能提上日程了,比如刘姓老人当初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