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核心科技,打通产业链布局,跃居全球汽车销量第一的中华集团利润率因此足以跟丰田汽车相媲美。
若是只满足于“市场换技术”的白日梦,被外方牵着鼻子走,而不抓住机会想办法消化引进技术,及时形成自己的研发力量,那么只能是大号的组装工厂。
曾经国家指定的“三大三小”定点汽车生产企业,历经多年合资之后,自主研发力量依旧孱弱,只能依靠合资工厂提供利润存活。尽管发展自主品牌口号喊得响,但最佳成长时机已经过去,当前中国汽车市场已经被各大势力瓜分完毕,形成了高耸壁垒阻挡后来者的进入。
可中华集团却杀出了一条血路,成功把握住中国汽车市场爆发的巨大红利,跟着风口成为了全球销量老大,从而稳稳站在了第一集团之列。
事实证明,技术落后并不是中国人不够聪明,而是由于历史原因缺课太多,只要一旦打牢基础,就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并完成反超。
中华集团能在国产品牌之中脱颖而出,并在国外巨头的层层围剿下不断发展壮大,离不开公司掌舵人韩皓的得力把控。
从摩托车发动机发家,到跨入摩托车整车产业,历经一定积累后再跨行杀入汽车领域,显示了韩皓独一无二的商业嗅觉。从仿制汽车发动机立身,到组织人员自我研发国产发动机,再到进军自动变速器的一系列操作,展现了韩皓对掌握核心技术的极致追求。从发展自主品牌主打国产汽车,到跨境并购鲸吞国际知名汽车品牌,再到走出国门远赴境外建厂实现跨国经营,显示了韩皓杰出的战略眼光。从传统燃油车起家,到敢于破釜沉舟投资新能源汽车,并且对未来智能出行大规模布局,反映出韩皓不断创新的意志。更难得是在整合汽车产业链之后,韩首富敢于向事关国民经济大局的芯片、液晶面板和操作系统等门槛极高的高科技关键领域进军,向由发达国家紧紧把持的全球科技产业链至高地发起冲击,以身作则引发了全社会关注并取得共识,极大推动中国工业4.0伟大事业的进程。
可以说,没有韩皓的话,中国汽车工业将会是另一番模样,中国商界在全球的影响力也将大打折扣。
纵观韩皓打下的商业帝国,除了中华集团牢牢立足汽车本业之外,已经形成了多点开花并有的放矢的新格局。
虽然以摩托车发家,但韩皓参考国外摩托车进化史以及结合现实情况,明白了两个轮是跑不过四个轮的道理。像宝马、本田虽然保持着摩托车品牌,但主力却是汽车领域,两个轮的市场在发达国家不断萎缩。
根据后发理论,发展中国家将很大程度重走发达国家走过的进化之路,意味着中国的摩托车市场同样会步入消退期,中国各大城市层出不穷的禁摩令强化了这一点。
正是基于如此考虑,摩托车业务一直留存在中华集团内部,按韩皓的划分属于夕阳类产业。以前的功臣为公司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现金流,到老了拼不动公司依旧养着她。
想不到禁摩之后,广大国人的出行需求被电动两轮车所代替,并演化出销量破千万辆的市场需求。而且还引领了全球电动两轮车的消费风向,将这个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2013年,光是华夏摩托旗下的电动两轮车就卖出了1310万辆,其中接近四分之一出口到了国外。
依照现有发展速度,估计2年后将形成超过3000万辆的庞大国内市场需求,大大超过已经徘徊多年数据停留在1500万辆的摩托车市场。
曾经的小弟,现在摇身一变就要变成大哥。
有了电动两轮车的加持,华夏摩托的重要性终于改变,成为韩皓出行战略的重要一环。
在中华集团内部,华夏摩托一直被有意无意忽视,身上光芒都被屡创佳绩的汽车业务掩盖,要说员工们心里没有牢骚是不可能。
韩皓也想过要单独拆分华夏摩托,将其作为独立的经营个体,以此来重新激发其活力。由于其他事务牵涉到他的精力,此项方案就一直没有落地。实际上作为华夏摩托最大的竞争对手本田摩托,实际上一直并在本田公司内部,未曾独立拆分上市。
今天电动两轮车市场的大爆发,终于让韩首富下定了决心,放蛟龙入海让其自我遨游,拆分华夏摩托作为单独业务上市。
庞大的国内电动两轮车市场,犹如当年摩托车混战般存在着大大小小700多家生产企业,但却没有一家上市企业。顶着电动两轮车加摩托车霸主的华夏摩托,将成为当之无愧的两轮第一股。
华夏摩托可谓是非常优质的资产,摩托车板块在中国、印度、印尼、东南亚地区以及新开拓的非洲市场(包含了合资公司的成绩),合计销量突破1800万辆,牢牢把持着霸主地位将老派王者本田力压一头。
新成长起来的电动两轮车板块去年总销量突破1310万辆,并且极具成长潜力,除了国内市场继续发展外还将业务拓展到了境外新兴国家。就算是在刚刚以1780万辆成绩超越中国夺得全球摩托车销量第一的印度,电动两轮车的需求也很旺盛,表明该领域比摩托车要更具有发展潜力。
在过去一年,华夏摩托的总销售额达到了690亿人民币,净利润为26.2亿元,是一家财务健康的现金流企业。
从投行给出的初步估值计算,ipo的话将不低于400亿人民币市值,算是国内实力雄厚的制造业巨头了。
为了向芯片、液晶面板和操作系统等烧钱大户投资,韩皓将名下的投资产业做了调整,腾出大量资金来投资新兴产业。
作为吉利地产和恒大地产的个人大股东,韩皓为了筹集资金,将自己在两家公司的持股比例全部下降到3%,大规模减持房地产公司股票,以此换取了接近200亿元的现金。
此外将新浪、高德地图两家公司各25%股权出售给阿里巴巴集团,获得35亿人民币的资金。
利用阿里巴巴重新赴美上市时机,减持2.5%的股票给其他战略投资者,套现了50亿美金(合计约310亿人民币)的资金,但个人持股比率依旧在7%。
趁腾讯股票市值突破1000亿美金之际,分次套现了4%的投资股权,获取38亿美金(合计约230亿人民币)的回报,个人在该公司持股降为5.2%。光这次套现就不但回收了当初对腾讯股权的几十亿投资,还净赚了一百多亿人民币。
阿里和腾讯两家互联网巨头的市值成长程度,大大超越了以实业为主的中华集团,体现了市场对互联网企业的追捧。
另外,韩皓还有一大杀手锏的资产,当年浙海银行上市后他以持股33%成为大股东并承诺5年时间不减持,一路跟随着银行成长。
岁月流逝,伴随经济飞速发展,浙海银行也从一家地区银行成长为全国范围内知名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市值也从700亿一路飙升到2200亿元。
现在5年承诺期已过,韩皓也开启了减持之路,“大股东为投资新兴产业募集资金”的市场公告,让他的持股份额降到了20%,从而募集了240亿元的流动资金。
浙海银行开启了互联网金融战略后,股价就不断攀升,因此韩皓这个大股东减持并未对股价有太大影响。
至于民生银行的股份,韩皓当年为了筹办浙海银行就将其清空,后来经不住工商联同仁邀请又在二级市场买回不到1%的份额,算是保留一点香火情在内。民生银行内部股权过于复杂,导致内斗不断,股东们没办法又将韩皓请了回来坐镇。
综合上述操作,韩首富个人一共募集了1015亿的庞大自有资金,加上银行杠杆和其他基金跟投,伴随他指挥棒而动向高科技产业领域投资的资金合计超过3000亿,可谓是国家级的战略投资。
这些资金将投向芯片设计的海思半导体,主攻芯片制造代工的昆仑半导体,补齐国产液晶面板的京东方,针对个人和工业软件的鸿蒙操作系统,面对未来的atl下一代锂电池动力,适配工业4.0制造的高端智能机床,来自稀土资源的新材料研究……
可以说在汽车领域之外,韩皓又开辟了第二战场,并为此制定了五年计划,打算5年时间追赶上主流竞争对手,10年后实现反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