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宅屋 > 穿越重生 > 扶乱唐 > 第557章 世界的形势
  虽然他的后代不时得以统一整个王国,但按法兰克人的继承制度,每代国王死后,都由其儿子平分国土。一百多年之前年达格贝尔一世死后,他的儿子得以再次继承一个统一的王国。封建主势力的强大削弱了王权,王国权力逐步落入掌握宫廷事务的宫相查理·马特之手。法兰克国王也称“懒王”。
  这些宫相试图掌握整个王国的权力,并且让一个宫相的儿子以被国王收养的方式得以登上王位。直到不到一百年之前,奥斯特拉西亚的宫相丕平二世战胜了整个王国的统治者,成为全国唯一的宫相,为丕平家族和卡洛林王朝的上升铺平了道路,但当时丕平还不敢篡权。
  到了四十年之前丕平死后,国内发生了争权内讧,几十年之前查理·马特获胜。以凶残著称的马特面临着内忧外患。在王国内始终有不同的部落试图推翻他的统治。
  不到三十年之前,铁锤查理(查理·马特)在普瓦提埃战役中击败阿拉伯人,阻止其进一步向西欧扩张,他被认为为西方世界天主教信仰的拯救者。
  之后迫使勃艮第称臣,次年又征服弗里西亚人。此后向东战胜了弗里斯兰人、萨克森人、巴伐利亚人和阿拉曼尼人,这些胜利进一步巩固了他的统治。此外还支持圣波尼法爵在这些地区的传教工作。
  又过了两三年,法兰克国王死后,查理·马特并没有新设立国王,他成为帝国的唯一统治者。
  但他并没有来得及篡位便于几年之后死于水肿。按日耳曼人的传统,马特在死前将帝国分给了他的两个儿子丕平三世和卡洛曼。
  在此后的斗争中,丕平三世获胜,他的兄弟和法兰克王国的最后一位墨洛温王朝国王被迫进入修道院。几年之前他按旧约中的仪式涂油登基成为国王,由罗马教皇圣匝加派大主教来到巴黎为其加冕。
  之后,教宗斯蒂芬三世再次为他涂油,以膏礼确认其王位,及儿子查理和卡洛曼的正统性。
  再之后,丕平同意将拉文纳送给教宗(丕平献土),而教宗则认可卡洛林王朝为法兰克王国的国王。
  也就是从十年左右之前开始,教宗开始要求丕平遵守诺言,丕平两次对伦巴底人作战并将所有赢得的土地送给了教宗,这样丕平实际上成为教皇国的创立人。
  在大唐的这个时代,这个丕平正好是刚刚死了,他为儿子们留下了一个政治上和经济上都欣欣向荣的王国。
  这些事儿基本上就是李倓能够在这个时候想起来的所有关于欧洲大陆的东西了,他在太原府的时候就已经把这些个东西全部都写成了书信了,准备给李豫好好看一看了。
  虽然他是怎么知道的这些个信息他是肯定不能跟自己麾下的人都说了的,但是他们知道一点点这些个消息对于大唐来说却绝对是个好事儿。
  而且大唐跟别的朝代不一样的一点就是对于外国人这个事儿处理的算是十分的开放,就比如说这个能够被称之为是亚洲大陆的绝对中心的长安城,就算是在李倓没来之前,接待外国人都是有一套规矩的。
  就在长安城朱雀大街东侧平康坊内有诸如小勃律使馆等各国使节团居住的区域。
  同时,宰相府邸和达官显贵也多集中于平康坊,这里也是唐代最大的娱乐街区、红灯区。南方来的使团由明德门入,西方来的使团于开元门入,东方来的使团于春明门入。
  集中在平康坊歇脚,等待唐皇帝传召。有鸿胪卿负责招待。外国的商人买卖货物需要前往西市,国内的商人由广运潭靠岸卸货,从春明门入至东市进行买卖。
  这些流程已然成了大唐人尽皆知的事儿了,虽然李倓对于这些个外国人自己并不怎么接触,但是李倓要是说这些个事儿都是自己这些年一点点打听到的的话,他们怎么着也是能够相信一半的不是?
  而且在李倓到了大唐之前,大唐经历了开元盛世之后,因为自己的国土辽阔,文化自信,而且国家安定,与周边国家的官方以及民间交往非常频繁。
  各种泊来品都涌入中土,中土的物品也向外传播并为各国人民所喜爱。
  武备的交流在这一时期有着特殊性,大唐一方面积极地引进国外的武备来提高自己军队的战斗力,一方面又严厉禁止自己的武备流入邻国以保持自己的技术优势。
  唐律规定:私有甲一领,弩三张者,流二千里如果向外国运输武备或私造武备更是有杀头的危险。同时由武库令掌管天下兵仗器械,辨其名数以备国用,力图将武备资源掌控在朝廷手中。
  但是在唐代民间还是有大量的私下武器交易,特别是西域边疆地区天高皇帝远,与游牧民族的民间武备交往就更频繁。
  其实倭国之所以能够那么容易的就得到了大唐的兵器和装备,也就是这么一个原因,但是在倭国的事儿之后,李倓也并没有对于大唐的兵器和铠甲进行更加严厉的管控,毕竟水至清则无鱼,这个道理他还是懂的,而张巡和许远他们几个也是知道的。
  再有一点,就是这些胡人部族想要让自己的兵器更加的锋利的原因其实并不是为了击溃大唐或是怎么样,而是为了跟自己周边的部族争抢地盘。
  这样的行为,其实在李倓看来那大唐是绝对应该鼓励鼓励的。
  所以在倭国的事儿解决了之后,李倓并没有举一反三,他们得让周边的小部族们在外围稍微闹腾起来,但是你闹腾起来也是有一个标准的,那就是不管是谁都不能做大,做大是肯定不行的。
  就比如说南诏,他乐意去跟吐蕃去练一练李倓就索性让他们去练一练,只要不是国破身死的桥段发生了,李倓是一定不会去管的。
  李倓当然知道在这样过程中阁罗凤又或者是他那马上就要即位了的儿子是不会一点事儿都不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