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趾的收复,让帝国的百姓们发了一笔横财。
在金钱的刺激下,导致消费的欲望增加。
从嘈杂无序的乡间集镇到繁华极盛的城市,都可见到暴富的士民在疯狂地扫荡着货物。
西洋、日本等国的贸易限制或禁绝没有影响到大明的商品经济,持续高涨的内需依旧滞缓着大明的通货膨胀。
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一旦有了财富,无非就是要满足食色之欲,或者奢求得到长寿健康之身体以及福寿永享乐。
而使得大量的钱财花在了娱乐与美味佳肴等享乐上或者一些宗教仪式上。
作为大明这个社会的管理者,大明皇帝朱厚照和他的朝廷自然得利用执政权引导民间的财富向正确的方向流动,避免民众过度追求享乐而丧失追求,也避免一些宗教借此机会壮大,甚至出现极端事件出来。
在这个背景下。
大明门外的“盛天佳苑”正式开盘。
这是一座仿徽州民居建造的高档小区,采用最新的钢筋混凝土构造,布置了最完备的各种设施,再加上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使得这小区的楼盘价格非常高。
但购买者依旧络绎不绝。
事实上,帝国的百姓们把刚得到的钱都投注进了这样的商品房中,甚至还欠下了不足以使其无法生存的债务。
但无论怎么说,民众的居住条件因此得到改善,京城的普通百姓也不用再住低矮拥挤的房子。
即便是在乡村,百姓们也纷纷因为得到这笔横财而纷纷花钱买下了城镇里的高价水泥房,告别了毛坯房与茅草房,也因此在无意中加快了城镇化的程度。
即便是餐餐有肉,即便是出门有车,即便冬能着棉衣,夏能吃冰水,但大明帝国的们依旧还是勤奋的。
因为官府用最优质的市政服务与最高档的小区环境和最好的学校,再加上吝啬的供地方式让百姓们把钱都花在了购买这些公共产品和居住环境与生活改善上面。
但也正因为此,百姓们依旧没有多少余钱,为了下半生的安逸,为了更充足的安全感,他们不得不继续努力,表面上看他们已经拥有很多财富。
但是,他们依旧充满着不安全感,不得不要求获得更多的财富,进而要求帝国继续扩张。
朱厚照看着宫墙下一清早就起来扫地的宫女,不由得笑了笑,他知道这些宫女们也同宫外的百姓们一样,为了多得一份年终赏赐,比以往更加勤勉,扫地也扫得认真了些。
所以,即便是昨夜下了一场雨,今日的大理石石阶上也依旧不见一片落叶。
但是,当朱厚照看见有宫女正跪在一处角落里祈祷时,不由得皱了皱眉,他没想到底层的百姓们虽然依旧比以前勤奋,但是,比以往更容易受到一些宗教的影响,而成为信徒。
有时候,朱厚照也在想,这样下去,会不会终究有一天,世俗的权力会被这些宗教给侵吞,如今上奏请建寺庙、道观、教堂的奏疏的越来越多,
这时候,内阁首辅张璁拖着越发憔悴的身子走来,他手里拿着的是一封奏本。
朱厚照从张璁的手里接过了奏本,奏本的内容是礼科给事中李文上奏,言及在京城崇文门外,安宁寺中,近年来聚集了不少僧徒,动辄设场建坛,受戒皈依之善男信女多时拥挤如云,僧众聚集时多达万人,昼聚夜散,男女混杂;甚至有逃犯犯事潜逃者趁此作恶,而百姓皆因为所谓神药灵丹争先布施,以致倾家荡产。
“除此之外,更有私设寺庙道观乃至教堂者,甚至引以为娼妓之所,豪强士绅勾结外护,使其愈演愈烈,是故,这李文请朝廷着有司处置!”
朱厚照看着看着不禁默念了起来,按理,这种事已经不需要他这个皇帝来处理,但此时,张璁把这份奏疏呈递御前,朱厚照觉得想必有张璁自己的道理,因而,朱厚照便说道:“说说吧,对于此事,卿有何看法?”
“回禀陛下,富民渐多,自然求佛问道之善男信女亦多,此乃人之常情,只是如今照这礼科给事中李文所言,愚民虽增富却还未增慧,如此下去,民心恐为这些教会所夺,若稍有野心者,再接教会举事,恐祸患不小。”
张璁这时候说了一句。
朱厚照也点了点头:“爱卿所言甚是,此事不可不警惕,这事,你尽管去管!如果真要灭佛毁宗也无妨。”
“臣遵旨!”
张璁向朱厚照拱了拱手,便退了下去。
朱厚照见此不由得微微一叹,心想这个张孚敬从一开始改革基层就得罪了不少士绅,后来在关内征收矿业重税更是让天下人人痛骂为“吸血宰相”,如今,张孚敬身体每况愈下却还要对宗教动手,看得出来,这是一位一辈子都在革新的政治家。
张璁在得到朱厚照准允后,的确也没客气,直接着礼部下令禁绝天下各寺庙、道观、教堂随意招收教徒,且派差官严查度牒,同时征收度牒税,即真要皈依洗礼者需缴纳度牒税,以此补偿无劳动时得到的布施。
除此之外,张璁还着令各省清查各寺寺产,且不再免除各寺的田赋,并加征耕地税,盖因许多寺庙侵占了耕地。
当然百人以上的宗教集会得向官府报备,否则也会直接以非法集会抓捕。
一时间,整个宗教界是大为震动,一些靠着宣传教义蛊惑民众且以此取利的人也相继被抓。
数十万人被强制还俗。
当然,这些僧众和教众也不甘愿就此被朝廷所管束,从而失去从民众身上获取利益的机会。
这一日,安宁寺的僧人惠金更是带着数千僧众来到大明门外,且盘腿而坐,大喊道:“既然首辅不容佛道光大,欲收重税于佛门之内,言吾等吸食民产之因,如今吾等便绝食于此,以证此心!”
“对,吾等所得布施乃施主自愿所施,从未有半点强迫之举,如何是不当之得,如何应被征以重税!善人所捐本为义财,而如今被贪官污吏敛于银行,吾等被欺,反而被诬为祸国殃民之辈!出世之人虽不因被俗世所累,但亦不因被俗世所冤!”
另一法师响应起来。
“正如法师所言,既然当今宰辅欲灭佛毁教,那吾等便饿死于此,脱去这一身皮囊!”
惠金再次高呼起来。
城门之上的明军没有理会这些僧众,依旧如雕塑般立于城墙之上。
驶入大明门的蒸汽公交专线依旧带着哒哒的声音进入内城。
而内阁首辅张璁其实就在这车内,但他此时只是默然地看着这一切,他当然知道这些僧众本没有什么罪,但他只知道大明朝不能养太多闲人,历史经验告诉他,王朝兴盛会导致佛道兴盛,而佛道兴盛会导致天下大乱!
所幸的是,陛下什么都不信。
张璁很难想象如果陛下也信宗教,会是多么可怕的事。
朱厚照的确不信这些,但他也不排斥信教者,但他也的确认为信教就可以不劳而获是一种不好的现象,虽然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包括信教者自己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得到善男信女的布施是不利于这个社会的稳定的。
所以,朱厚照才支持张璁这样去做,但是,朱厚照不得不承认眼下自己也得重视一下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思想领域的引导,不能让百姓们变富裕后都把金钱与精力放在了宗教的建设上,寺庙与教堂修得再好,哪有建设更好的城市更利于民生,哪有传几幅不世名著与名画更能启迪后世与增进文明。
当侍从室的文征明奉旨来到吴承恩的家中时,吴承恩正在写自己的《西游记》,自从幼年时见了皇帝陛下且听皇帝陛下讲了一个美猴王的故事后,他便打算把这个故事写下来,如今笔耕不辍多年,总算也快大功告成。
“吴承恩,陛下派我来问你,你这《西游记》写完没有?”文征明问道。
吴承恩回道:“快了,快了,只是还未校正修改。”
“尽量快点,这是一份契约,你看看,如果能接受就签个字,是陛下的意思,皇家书院买断你这部作品,出价五十银元,以后你这本传奇的传播权以及改编权都归皇家书院所有,你和你的子孙将无权继承,你以为如何。”
文征明问道。
吴承恩心想一本传奇脚本市面上得利也不过十银元左右,而自己这部西游记也不一定能吸引人,五十银元已算高价,足以可见这是陛下借此照顾我这等无甚能为只能写写传奇的文人。
“真正是皇恩浩荡!皇恩浩荡!吴谋自然愿意,传奇而已,市井传阅之书,如何能传于子孙,陛下买去自然可以!”
吴承恩谢了恩。
数月后,朱厚照得到了吴承恩奉上的《西游记》原稿,立即着内府印刷出版,同时着内阁成立大明版权局,且正式要求侍从室负责宣传的皇明报发表社论,而社论主题则是要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
文征明以礼部右侍郎官衔正式掌管新成立的大明文化公司同时兼管版权局,负责管理和发展整个帝国的文化产业。
但这也无可置疑的是,这意味着即便是文化产业领域,也变成了由皇帝和大明朝廷为先导才能开启的产业,无疑会导致利益进一步向中央朝廷集中,帝国进一步变成公有制主体经济。
不过,这也没办法,谁让朱厚照是皇帝,民间的资本总是反应慢一步,而且没有公权的他们也很难建立起产业来。
“西游记,本官看了,故事既适合老年也适合少年,但又非浅显的妖魔故事,内中多有讽刺世人与当今之暗谕,但如此自然更易吸引人,现在本官只有一个要求,要尽快让天下百姓知道这部作品,喜欢上这部作品,包括喜欢上他衍生出的戏曲以及其他事物!不能让天下百姓只知道去寺庙拜佛,道观烧香,听些求子得子的故事。”
文征明顶着一双黑眼圈如此向自己的属下说道。
而也正因为此,在皇家强大的资本力量与先进的印刷技术作用下,吴承恩的《西游记》立即在大明被出版了出来,而且也因为朱厚照可以直接动用国家公权对版权进行立法保护,严厉打击了盗版者,使得《西游记》迅速火爆起来,一时间畅销于大江南北。
但也因此,使得帝国民众尤其是对阳春白雪般的昆曲不感冒的普通民众有了更适合他们的娱乐消遣品,而使得他们减少了对宗教的关注,而且《西游记》中暗藏得一些讽刺性内容也让他们对佛教等有了个更清醒的认识,甚至比官府的苦口婆心还要管用。
“原来佛门中也不是都乃好货!”
一名普通学生坐在自家屋门前,在看完了《西游记》后如此说道。
而且除此之外,说书以及戏剧也因此有了更加新鲜的内容,甚至直接簇生处新的戏剧出来,《西游记》的故事让帝国百姓在实现经济富裕后总算有了娱乐消遣的健康内容,而不至于被蛊惑进邪教正教之中。
只是这些百姓们的闲钱虽然不再流入寺庙道观,却流进了朱厚照的腰包。
吴承恩没想到自己的《西游记》会这么火,如今的他自然是很后悔的,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表达才好。
但朱厚照倒是主动召见了他,且升了吴承恩为翰林院侍讲,同时让文征明新拟了一份契约给吴承恩,让吴承恩写一本《东游记》,且出价千字五千银元,也就意味着一字五银元,写一百万字便能有五百万银元。
重金诱惑下,吴承恩也只能答应。
但朱厚照对此也有要求,要求便是吴承恩需在新作里揭露天主教和绿教等外来教宗的黑暗面,以此让天下百姓对于这些外来文化有更清晰的认识。
吴承恩没想到自己写传奇还能有着这样的意义,也很积极地写了起来。
当然,朱厚照欲让帝国的文化产业发达起来,也不是仅仅把西游记的ip做起来,而是要借此让这个时代的文人都明白,他们手里的文字所服务的对象不仅仅只可以是勋贵士绅,劳苦大众才是他们需要服务的大多数,而且服务劳苦大众得到不仅仅是尊崇还有更实惠的经济利益。
大明朝廷对版权的保护与开发让帝国的传奇脚本即小说有了盈利的机会,虽然这个时代还不是互联网时代,百姓们只能通过购买纸质书获得阅读快感,但因为大明全民教育导致识字率增加后,让这个市场在初期利润变得十分丰厚,甚至养活了一批职业小说家,不仅仅是吴承恩。
但是,在这初期,畅销的大部分还是比较黄的,尺度很大的,以至于有言官弹劾此乃伤风败俗之象。
不过,朱厚照不担心百姓们沉迷声色,他只担心百姓们沉迷邪教,因而也没有怎么限制,他现在只想着让百姓们的娱乐活动更加丰富。
当然,朱厚照也知道应该尽可能的把百姓们往健康的娱乐活动上引。
为此,朱厚照不仅仅会亲自出资成立大明文学奖项,以重金奖励重要的文学作品,以鼓励民众创作,除此之外,还成立大明作家协会和大明社会科学院在,鼓励民众从事社会科学研究与创作,甚至出重金重点培养一批正能量作品。
只可惜这个时代还没有影视,毕竟光学的研究在大明也才刚刚起步,虽说小孔成像很早就被墨家所发现,但照相与摄影技术依旧还在研究中,因而,现在唯一想在视觉冲击上直接向民众传递正确思想的方式只能是戏剧。
朱厚照为此专门让礼部增加了一个文化司,专门负责管控这些文学作品创作与戏剧创作,当然也对外宣传则是促进文学作品创作与戏剧创作。
如今占据戏剧界主流的是西游记的一些故事,还有水浒传和杨家将的一些故事,不过,朱厚照还令侍从室的御用文人写了关于自己智斗权臣和爱民的一些洗脑戏剧,除此之外,白毛女这种戏剧也依旧在流传中,很令士绅们反感,有文官屡次建议禁绝,朱厚照都以此乃反应民间疾苦之剧为由而驳回。
帝国民众财富的增加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以及思想的开放,使得帝国奢侈之风也越加的严重,有传统的士大夫文官以此建言让朝廷禁绝民间奢侈,但让朱厚照没想到的是,亦有大臣开始不同意这种禁绝奢侈的主张,原因很简单,那便是百姓们奢侈成风可以促进国内消费,促进商业贸易。
朱厚照想到与其让百姓们把财富花在资助宗教上,还不如百姓们自己穿好点住好点吃好点,生活过好点,要说奢侈,现在的百姓与后世一些国家的民众而言还差距甚远,而且,大不了自己再征收奢侈税增值税便是,不怕你百姓花钱,就怕你不花钱,反正你百姓花的每一笔钱里都会有一部分进入政府的腰包。
于是。
南直隶的奢侈税与增值税推广到了全国,帝国的税收再一次增加。
除此朱厚照为了增加这笔税收,正式下旨为与民同乐,从正德四十五年开始,帝国解除贵族与平民的等级之别,民间禁用之色之物全部解禁,而已破礼法者不予惩戒,准予民间自由恋爱,增加百姓生活自由度。
受心学和圣学影响,以及受商品经济发展后的自由思想影响,朱厚照的这个旨意无疑让大部分民众感激涕零,毕竟打破禁忌已经成了社会常见之象,但只是令一些老儒越发哭嚎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但是百姓们是愿意接受皇帝陛下给予他们自由,甚至因此遭到许多权贵与官绅的反对,也依旧给予了他们自由,开始打破等级秩序,但等朝廷征收奢侈税与增值税时,这些百姓依旧和权贵官绅们联合起来抵制朝廷加收税赋,甚至以罢市罢工来抵制,甚至还打砸抢烧起来。
现在主持内阁政务的依旧是张璁,张璁也不客气,直接调动所有警务兵该抓的抓,该杀的杀,该流放的流放,硬是镇压住了这些自由过头的民众,但也因此,使得张璁遭受到民间更大的非议。
在正德四十六年的初夏,虽然大明的医疗技术已经改进许多,但张璁依旧难以避免的溘然离世。
与王守仁于两年前离世时被追封侯爵并未引起朝野反对不同,当朱厚照要求对张璁追谥“文正”时,却遭到了朝野反对。
“很明显,朝野内外,不想再有第二个张璁出现!”
朱厚照这时候不由得说了一句,夏言不由得回道:
“诚如陛下所言,自正德朝以来,自马公(马文升)以后,一直是革新派当政,朝政动辄大改大变,到张公更是屡次冒天下之大不韪,令天下士民所不容,因张公之新政而自杀者不计其数,因张公之新政而走投无路者更是数不胜数,勋贵公卿乃至藩王,身败名裂者亦不在少数,所以,天下痛恨张公久矣,如今怎肯让其得谥文正!甚至,已经有大臣在其尸骨未寒之时,已上本弹劾其死前让其子舞弊中进士之罪状,甚至不惜以贪污之名临时换了考官。”
说着,夏言就把弹劾张璁的奏疏递给了朱厚照。
朱厚照打开看了看,说道:“按理而言,朕现在要做的是从其所请,治罪张璁,以平天下人之愤,以免使天下人迁怒于朕?是也不是?”
朱厚照这么一问,夏言沉默良久后不由得点了点头。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是帝王之智慧,但是,朕不明白的是,何如革新除弊之事本应为天下赞颂,为何却令天下人愤怒,难道真的要等天下危亡之际,才知良臣难觅,能将无人吗?”
朱厚照说着把奏疏一丢:“弹劾之事按照司法程序来,朕不想为平息天下人之怒而冤枉良臣,如果天下人想逼朕,那朕便反了这天下人,但朕相信沉默的是大多数人,大多数人内心里是支持张璁,支持朕的。”
朱厚照这么一说,夏言也没再多言,他又何尝不想让张璁死后得谥文正,但他也知道张璁就是大明朝的商鞅,像商鞅这种人物怎么可能善终!即便侥幸在得到治罪前死了,死后也是会被鞭尸的。
但不出夏言所料的是,都察院上呈了张璁确在其子考取进士时有舞弊之罪,而且还把证据也呈递了上来,甚至有张璁之子的亲笔供词,还有张璁自己的亲笔信作为证据。
朱厚照知道后一时不得不承认,果然自己这个皇帝还是把问题想的太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