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宅屋 > 综合其它 > 朕又回来啦 > 朕又回来啦 第92节
  “事实到底是什么,你也不需要明白了,你只要知道一点,从今儿起,你不再是摄政王府的管家,只是乡下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夫。”
  不管是出于什么什么原因,管家忤逆了他的命令,做出了阳奉阴违的事情是事实。
  他的语气平静了许多:“你知道我的习惯,在摄政王府,从来就没有什么给一次机会的说法。”
  知道自己可能误会了自家主子,管家心中不免十分懊恼。不过被摄政王的平静所影响,他的心绪平静下来,又连着磕了几个响头,道:“日后王爷便要交由其他人照顾了,天冷了,您记得添衣。当年你在外征战,身上有好些暗疾,夏日虽然热,可您也切莫贪凉。这些年来,老奴也是多谢您的照拂……”
  想着这可能是最后一日能够和摄政王说这么多的话了,老管家心中十分的不舍,但再不舍,他也得走,便抓紧了机会,絮絮叨叨地念了许多。
  燕于歌也不嫌他烦,多花了些时间,听管家说完,然后目送对方出去。
  他手底下的能人不少,挑一个出来接替老管家,也不是难事,等管家走出了房门,他立马便选了个十分长袖善舞的新人出来,接手先前管家所担着的府上的事务。
  虽然已经脱了奴籍,但在摄政王做管家本身就是一件好差事,老管家原本是想要让自己的孙子来接自己的担子,这些时日以来,还教了自家孙子不少东西。
  轮到把手上权力交出去的时候,后者就有些意难平。当然了,再怎么意难平,这年轻小伙也不敢当着外人的面乱说,只私下里同自家爷爷讲道:“您为燕家劳心劳肺了四十来年,看那摄政王,比我这个亲孙子还亲,可现在呢,您都没有做什么,摄政王便要将咱们一大家子都撵到乡下去。”
  不同于老管家,年轻小伙从生下来到现在,就没怎么吃过苦头,甚至因为是摄政王深受重视的管家的宝贝孙子,他在上私塾的时候,受到的待遇和其他小富人家的少爷也差不多了。
  在京城里过惯了好日子,享受了这么多年的荣华富贵,他哪里受得了乡下那种生活,而且摄政王还说什么,还让他爷爷去当农夫。
  那成天在地里刨食的农民多苦啊,他不是不能吃苦的人,但这吃苦的前提是,他能够做个人上人,而不是那种毫无意义的吃苦。
  老管家呵斥自己小孙子:“你都在想些什么呢,做主子的和善,不代表做奴才就能骑到主子头上去,你也跟着夫子读了几年的书,哪个恶奴真的能够骑在主子脑袋上一辈子的,不都是落得家破人亡生不如死的结局。再说了,王爷对咱们和善,那也仅仅是因为他不随便在府上发火,你还真当他玉面煞神的名号,只是坊间随便传传的。”
  老管家也学着摄政王叹了口气,只是他叹气不是为了别的,纯粹是后悔自己没有预料到现在这个结果,把孙子养的有点不懂事了。
  看着眉眼酷似自己,却仍旧有些懵懂的孙子,他总结了几句:“我本来还想着,自己先前做的那事情,是不是错了,但现在来看,倒是件好事。我现在活着,还能看顾你一些,等我死了,你指不定得惹出什么祸事来呢。”
  得亏现在做错事的是他,摄政王念着旧情,也就只让他在地上跪一跪,一大家人发配到庄子里去,等他不在了,日后无人提点,自己这个小孙子惹出事情来,那可不是现在这种结局了。
  管家的年纪大了,做事情却依旧和往日一样利索。在燕秦安排的人来做了交接之后,他用最快的工夫把手上的事情全部都交了出去,当日下午,管家那一大家子人,便被摄政王府的马车送到了某个十分适合养老的州城的庄子上。
  燕于歌不近女色,当然,在打开新的大门之前,他也不近男色,所以偌大一个摄政王府,并没有专门伺候他的王妃,妾侍之类的 。
  但没养那些女子,他这府上的每年的开销还是十分的巨大,因为他养了很多的私兵,还有非常多的门客。
  哦,不能说是门客,那是前朝的说法,用现在的词来讲,应当说是幕僚。
  燕于歌府上这些幕僚,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这些人为燕于歌在京都,甚至是整个大燕的疆土,织成了一张密密麻麻的消息网,他足不出户,也能够通过这些人知晓天下事。
  当初那齐国六公主的事情,就是他养的这些幕僚替他办的,除非对方在大燕比他更加手眼通天,不然的话,根本不可能查出来是他差人动的手脚。
  以前他没有同小皇帝在一起的时候,除了处理朝中政务,便是花时间来听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奇闻怪事,现在同小皇帝在一起了,他花在燕秦身上的时间多了,在府上待着的时间就少了。
  但时间再少,他也会抽出空闲来听这些人做基本的汇报。
  这次回来,管家的事情着实是让他不大高兴,但这份不高兴只在他心中停留极短的一段时间,便被另外一个好消息掩盖过去。
  望着跪到自己脚底下汇报的属下,他难以相信地再确认了一遍:“你说的话,可都属实?人真的找到了?”
  那人再一次地肯定了摄政王的问话:“是的,千真万确,不管是信物,时间,还有容貌,都能够对的上,绝无半点虚假。”
  虽然他们也不明白摄政王为什么对他们下这样的一个命令,但既然是摄政王的吩咐,他们就不敢轻易搪塞,寻了整整一年半,他们才总算是寻到了一个符合摄政王条件的人。
  倘若是真的话,那可绝对算是个极好的消息了。
  燕于歌因为管家垮下来的脸染上了几分喜色,他坐也坐不住了,嚯地一下站起身来,背着手,在房间里来回踱步:“若是此事属实……罢了,先把人带到京城安置下来。”
  他找这人,纯粹是心血来潮,而且一般人要造假,也应当是选择男子,而非女子。但保不齐有人萌生出别的想法,特地花了大力气做了这么一出等着他。
  不过现在的皇室,也算是已经断了香火继承,再糟糕,也糟糕不到哪里去。若人是真的,那自然最好,是假的,没告诉燕秦之前,他会亲自把这假货抹除。
  当然了,他必须要亲自见到人,才能够确认真假。
  他原本是想亲自去看看的,抽出空来,踩上那个人生活的土地,亲自把一切都调查清楚。但他也答应了小皇帝,这些时日要让对方帮忙换药,怕是在他这些伤口好之前,他都没有办法真的抽出空闲去那么远的地方。
  要去的话,肯定免不了惊动小皇帝。他不想让燕秦失望,所以在真正的确认之前,他还是打算先瞒着燕秦,等确认了,再把这个消息告诉对方。
  不过,不能让自己的孩子继承大燕江山,燕秦其实心里还是会有些不高兴的吧。这天底下人的男人,没有几个是不重视血脉传承的,就拿先皇来说,分明不喜欢燕秦这个儿子,但因为只剩下这么一个,还是要立太子,还是要为燕秦铺路,尽到自己作为父亲的最后的责任。
  他仗着自己作为摄政王,作为长辈,从一开始,便逼迫小皇帝做了选择,绝了有后嗣的希望。
  他不知道小皇帝是不是心有不甘,可有一点他自己很明确,尽管做的是雌伏的这一方,但这不代表他就是个女人,他也不会想要做女人,为小皇帝生儿育女,操持后宫。
  自己真的是个糟糕又霸道的人,小皇帝和自己在一起,也该是倒了八辈子的霉吧。燕于歌再一次的对自己和小皇帝的这段孽缘下了个这样的结论。不过事已至此,就算是小皇帝想后悔,那也没什么后悔药可吃。
  他作为这段孽缘的罪魁祸首,也没有什么别的事情好做的,只能尽力地减轻小皇帝对先皇,对皇室那些先祖的负罪感。
  等人接到了京城,一确定了,他就去找小皇帝。摄政王这样对自己说,但事总是不如人愿,事情并没有像他想象的那样发展顺利。
  第134章
  那次秋猎因为意外临时截止, 燕秦一行人率先回了京城,剩下的那些人也在三日之后回了京,但结果就是没有能够抓到刺客, 反倒是带回来了先前那个叫做林素的人的尸体。
  林素确实不对劲,但真正的林素并不是刺客,他只是在上山之前, 就被人杀了, 被人顶替了身份, 混入了队伍中。
  得到这个结果之后,燕秦勃然大怒,直接把所有的羽林军统统押入大牢审问, 再再按照他们的过错,该杀的杀,该关的关,该流放的流放, 换了一批新人。
  不怪燕秦责罚的重, 相较他的父亲,他的祖父, 还有那些先祖,燕秦已经是个脾气顶好的皇帝了, 从来不乱发火,随意草菅人命。
  但这一次, 卢成毅和那些个羽林军, 做的实在是太过分了一些, 上次刺客出在皇帝的近卫军——羽林军里头,还是靠皇帝和摄政王再三指出,才揪出来的。
  一支负责保护皇帝的队伍,连自己的兄弟中混进了刺客都没有察觉,甚至还在不该包庇的时候瞎包庇,燕秦不拿他们动手拿谁动手。
  到底是要保护自己的人,羽林军的新军,都是燕秦钦点的,他去了一趟军中,看着哪个顺眼,便选谁,多凑了些人,剔出掉实在不大行的,又让剩下的那些比武,剩下的,便编制成一支新的羽林军。
  他挑的都是些看着年轻,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这些人因为入伍不久,大多数都是没有上过战场的新兵蛋子,缺点不算少,但胜在都是燕秦自己、亲自挑选出来的他有时间慢慢调教,自己亲自选的人,忠诚度相对来说也高一些。
  先前的羽林军是先皇的人,都是群老油条,脑子太活泛了,对燕秦这个皇帝来说,其实并不是什么好事。
  好不容易解决了羽林军的事情,刺客的阴云仍然笼罩在燕秦的脑袋上,清净舒服的日子没过上几日,京城里便去悄悄地开始流传摄政王的绯闻。
  摄政王从民间寻了个美人,还是个女人,还安置到了摄政王名下的一处宅子里。这个消息也不知道是谁先传出来的,但有关摄政王的绯色秘闻总是在京城这些士大夫中间传的很快。
  虽然摄政王做的很隐秘,但从外头接个人,和摄政王府上发生的事情到底有所不同,总有那么一两家人的看见了,私底下一传十,十传百,该知道的,不该知道的人也都知道了。
  当然了,茶楼酒馆里不敢私下里议论摄政王的私事,燕都的普通百姓对此一无所知的时候,只有整个燕都上层的圈子里全部都知道了这件事。
  这个上层圈子,自然也包括了位于这个圈子最顶层的小皇帝。流言传到燕秦耳朵里的,已经是经过人添油加醋的版本:摄政王私下里接了个女人过来,是个年轻的女人,比摄政王小了三岁,据说摄政王对人一见钟情,特地安置在自己的宅子里,等待不日迎娶这女子,而且几个月前摄政王还差绣娘做了婚服。
  因为府上的管家自作主张剪坏了摄政王的婚服,一大家子都被摄政王赶到了离燕都远的不得了的乡下。
  摄政王把一个女子接到自己名下的宅子是真的,换了个管家也是真的。因为替燕家做了许多年的事情,文武百官中不少都认识这位老管家。一个伺候自己多年忠仆被赶出府去,肯定是犯了什么事情。
  老管家自己嘴巴是严实,但他那一大家子人又不都是闷嘴葫芦,还有当初为摄政王做事的那些绣娘,虽然畏惧于摄政王的权威,不敢把什么事情都透露出来,但她们也同样畏惧其他身在高位的大人,隐隐约约地说那么两句,这些人便从蛛丝马迹中拼凑出了所谓的事实。
  有些和事实并不相符的流言之所以让人相信,就是因为其中几分真,几分假,越琢磨越觉得事实如此。
  燕秦咋一听到这流言的时候,很没有把这个当回事,毕竟他很清楚,摄政王那方面很有些毛病,要找女子的话,肯定会早就找了,哪里会拖到现在,还立什么王妃。
  再说了,一个男人,有不能说的隐疾,找了女人,秘密不就一下子被揭穿了么。他想着找御医给摄政王诊治,对方都不乐意,真要找个女人,那就等同于在羞辱自己。
  燕于歌没有什么受虐的爱好,无论如何不可能做出这种事情来。
  当时一个人说了,又一个人说了,他难免就有些好奇,查了一下,结果查了出来,嘿,摄政王还当真在外头找了女人。
  而且按照流言来说,还确实是个年轻的美貌女子。
  燕秦很生气,他皇后之位也许给摄政王了,还答应给这个醋精散尽后宫,结果呢,摄政王居然在外头给他弄个女人。
  他仔细回忆了这些时日以来摄政王的表情和一些动作,越想越觉得可疑,越想越觉得不对劲。
  以前吧,摄政王就爱缠着他做那档子事,一有空闲就黏黏糊糊的,特别是大婚之后的那段日子,这种黏糊劲简直就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结果呢,这几日摄政王倒成了个正人君子,完全不像之前那么黏人了,每日做完政事,便往自己的府邸跑,有的时候,吃个饭吧,对方还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
  甚至还有的时候,摄政王的唇角还露出隐秘的微笑,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东西。每个人心里头都有秘密,他自己也不例外,像自己重生了三次的事情,就算是情到浓时,他也不可能同摄政王说的。
  将心比心,他其实也不会要求摄政王真的什么都同他说,所以这些个小细节,他虽然注意到了,但当时也没有多想。
  现在想来,这不就是摄政王心里惦记着那个养在庄子里的女人吗?燕秦这人,是不大爱呷醋的,他觉得那样不好,十分的没有男子风度。但如果摄政王真的做出这种事情,还想背着他寻个女人做王妃,他是绝对不肯的。
  这已经不是呷醋不呷醋的问题了,这是他的皇后在公然给他戴绿帽子,如此有损男子尊严,有损皇家尊严的事情,他怎么能够忍受。
  摄政王虽然有隐疾,但这么多日,他们都没有做过那种事情了,万一摄政王已经把隐疾给治好了,又想给燕老将军留个后呢。
  古语有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摄政王是独苗苗,这继承香火的事情自然就落在了他的肩头,摄政王想要这么做,那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可他自己还是一国的君主,更要为大燕江山绵延后嗣。摄政王如此区别对待,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行为着实是让人不爽。
  胡思乱想也不是燕秦的风格,晚上用膳的时候,他就试探了摄政王两句,结果摄政王有一搭没一搭的谈话,相当的心不在。
  燕秦又喊了句:“王叔,你有在听吗?”
  “啊,陛下方才在说什么?”摄政王在小皇帝面前一向诚实的很,走神就走神,一般都不会糊弄过去,免得显得太敷衍,惹得小皇帝更加不高兴。
  这份城市让燕秦更生气了,他啪地一下放下自己手里的筷子:“没什么,我只是说我吃饱了。”
  燕于歌“哦”了一声,表示自己知晓了。
  小皇帝心里头已经气得冒烟了,他就知道摄政王有猫腻,这要是搁在往日,对方哪里会对自己这么不尽心,他都表现得这么明显了,对方却还是完全没有发觉,甚至都不知道多说两句。
  这要是搁在以往,对方肯定发现了他根本就没有吃什么东西,绝对会劝着他多吃两口……燕秦实在想不出来有什么事情能够让对方如此心不在焉。
  国事?今儿个一大早,对方就把该处理的折子都处理完了,也没有什么特别重要的事情值得摄政王惦记的。
  无风不起浪,那流言传得这么厉害,肯定是因为是真的,摄政王这会如此的心不在焉,肯定是惦记着外头的那个狐狸精了。
  燕秦面上不显,手里却恨恨地把筷子重重地戳进猪肘子里,猪肘子的酱汁吧唧一下飞溅到他的衣袖上,浅色的袍子顿时出现点点深棕色酱汁,显得刺眼极了。
  虽然自己并不缺衣服穿,但衣服被弄脏了,小皇帝的心情也因此变得更差了。
  摄政王还是没有发现燕秦的不对劲,因为他心里装着事情,没办法分出心来注意这么多,他往自己嘴里塞了两口饭,感觉也吃饱了,又说:“陛下,臣的伤也养的差不多了,先前有些私事要办,一直搁置着,现在时间有些紧迫,也不能再拖。接下来几日,早朝就要辛苦陛下了。”
  燕秦看着摄政王,神情淡淡,语气也淡淡:“王叔有什么私事,不能交给底下人的去做,还得劳烦你亲自跑这一趟的?”
  燕于歌便含含糊糊的说:“臣家里的一些事情,亲自做比较好。”
  他现在和小皇帝是一家人,既然是子嗣的问题,那也算是他的家事了。
  家里有什么事情,不能直接告诉自己吗?燕秦本来想发火,但他转念一想,摄政王说的这么含糊,肯定是不想告诉他,即便直接问了,对方肯定会有所隐瞒,说不定还引起了对方的注意,提前把真相隐藏起来。
  他稍稍放松了自己脸部的肌肉,好让自己的神情显得更加自然一些:“那你要去什么地方,要去几日,总得让孤有个准备。”
  他亲政也有近半年了,现在不需要请教摄政王,他也能处理好朝政大事。摄政王要外出也好,他正好能够调查一番,看看流言的虚实。
  燕于歌没有多想,仍旧十分诚实的回答说:“去邺城,十日便够了。”快马加鞭赶到邺城,来回只需要六日,他在哪里待上四日就足够了。四天的功夫,足够他查出自己想要东西,指不定还有些空闲带给小皇帝一些当地的特产。
  五日啊,他登基两年来,摄政王就没有因为什么事情出去过十日日。燕秦心里这么想着,也没有说什么别的:“孤听说那邺治安不大好,王叔此番前去,要多多注意安全才是。”
  燕于歌便笑:“若是陛下想我的话,我一定会尽快赶回来的。”